《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层层深入推动论点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2:06

这是一篇议论文。和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三要素的议论文,是先有现成的论点,然后去选择与之一致的材料来论证,而这篇议论文则重在立论,并不是先有一个毋庸置疑的论点,而是不断去探索论点,发展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还明确指出,这个论点,不一定是真理的终点,还有许多探讨的余地。全部文章就是一个层层推进,不断排除可能产生的片面和谬误,确立论点的过程。论证也不是一次性的,往往是刚刚论证了一个局部论点,又提出一个与论证不一致的现象,迫使论点再调整。因而,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从而深化论点的过程。

这篇议论文是给青少年看的。本来议论文和讲究感性的小说、诗歌不同,是讲道理的,道理总是抽象的。对青少年来说,抽象的道理,总是比较枯燥的。作者在立意上,则尽可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富有感性。为了让青少年看得懂,作者从与孩子贴近的生活经验开始。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层层深入推动论点发展

文章开头第一段是个引题,先从讲感性经验开始。这些经验也都是孩子的经验,讲的是上学坐车、衣着、玩具等。从孩子的生活经验讲起,有助于拉近作者和读者在感性认知上的距离。但这种感性经验又包含着向理性观念上升的可能。作者有意做了个对比:买得起和买不起。从这个对比,就引申出了抽象的穷和富的观念。这里的抽象概念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成对的——穷和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一个论点。不过这个论点并不是结论,而是为了导向最后结论的初步论点。结论就是这么由作者一步一步推演出来的。正因如此,在推演的每一个阶段,论点都在不断变化中深化。开头阶段的初步论点的任务,就是为方便地引申出结论提供推导的基础。下面从生活经验归纳出来的第二个抽象观念:贫穷和富裕差异的根源。这就进一步抽象化了,上升到经济学科的课题。作者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财富是如何获得的,又是如何分配的。这个说法,作者可能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些抽象,太艰深了,于是他在后面又换了一种说法:“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表面上很平常、很感性,实际上又很深刻的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先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地和读者对话,层层深入地加以分析,这不但是循循善诱的文章风格,而且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首先,不能提得突兀生硬,要提得婉转有致,循循善诱。作者在这里很有耐心,在篇幅上不惜笔墨。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足足八百多字。其次,要提得深刻。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抽象,用的是感性语言,可是社会财富的获得和分配,又蕴含着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

接下来(第五段),作者亮出论点来了:

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

这个论点的特点,一是新颖,二是提得尖锐,有意突出和读者日常经验、常识的矛盾。在一般人看来,人的富裕与否与其才能、聪明才智有关,是竞争力的体现,具有必然性,而作者却说这是碰运气的,具有偶然性。

提出了这样一个突出的论点之后,文章换了一种方法再加以论证。从几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贫富程度是悬殊的,而人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和家庭,纯粹是偶然的事情。

第二,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也大不相同。人们既能继承财富,也能继承贫穷。

第三,就是有非凡天赋的人,若在落后的地区,也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四,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良好的教育,则决定了日后收入的高低。而这一点恰恰不是偶然的,然而,这个必然,是由你偶然出生的地方或家庭决定的,因而归根到底,还是碰运气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论点得到阐明以后,好像论述应该结束了。然而,作者把论点进一步深化了。如何深化呢?进一步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层层深入推动论点发展

首先收入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出卖劳动力,二是生产资料,三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疾病,缺乏自我约束力、意志力,吸毒等)而收入甚微。另一些人虽然没有这些缺点,也有技术,但是找不到工作,失业了,因而十分艰难。作者用最后一种情况作为文章的过渡,引出了一个观念:

也许你们以为,这是不公正的。在这方面我只能同意你们的看法。但是可惜这种状况几乎无法改变——我们的世界就是不公正的,就是这么回事。……在好几千年里,人类一直没有发明可以公平分配财富、不让产生穷人的经济制度。

这是作者在本文中,第二次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提得比第一个观念(“人们的富裕与贫困,主要是碰运气”)更加新颖,更加深刻。值得重视的是,这不但是个观点,而且是个问题。由此,作者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种不公平呢?请注意,这时的写法,不是提出论点,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读者一起分析其中包含的矛盾,进行推理,提出多种可能的论点。

第一种是市场经济。接着就对市场经济进行通俗的分析。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运转良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使生产者赚到钱,这是它的优越性。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是有“效率”。但是这样太过抽象,作者没有提到“效率”这个术语,只用通俗的“运转良好”一笔带过。接下去就提出,它也有缺点,或者叫做“消极面”,那就是并不对所有的人都“公正”。市场经济的消极性,是和他的优越性(效率)联系在一起的。这本是相当艰深的经济学理论问题,但作者没有从概念到概念地分析这一对矛盾,而是着重说消极性,因为这有利于向下一个论点过渡。这段说明,很感性而且简明:

某些工人受雇于某一个工业部门,他们很有事业心,很勤奋。然而,如果这个工业部门,由于整个制度中的某个原因而破产了,他们便失去其工作岗位。这是不公正的,可是这样的事一再发生。这是市场经济的消极面。

接着,作者以儿童的思路进一步推理:换一个制度,计划经济制度会如何?其好处是全社会“共同决定社会财富的分配”。但是这个制度在苏联实行了70年以后却崩溃了,这就是计划经济的消极面了。下面是因果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这种经济模式不能让劳动和利益直接相关。没有利益的刺激,就没有强有力的动力。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说:“不管这多么可悲,我相信,这就是人的本性。”二是,中央官僚机构的工作人员既没有切身利益的推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这样的计划经济,就转化为无计划经济。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尽管市场经济有着种种缺点,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

这是在分析比较了两种体制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当然是比较全面的,应该是最后的结论了。文章到这里结束,也无不可。但文章的深刻性,往往和它的层次有关,层次越多,往往也就越深刻。从哲学上来说,分析是不可穷尽的。到了文章最后,作者对这个制度的分析还没有停止。作者指出,市场经济是一场战斗,人们互相竞争,就意味着有输家和赢家——富人和穷人。这样分析,又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不过,现在已经是在新高度上重新研究这个问题了。

在这以前,谈的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和规律。而政府、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已经失败了。这时,作者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论点,主张市场之外的政府有责任,它应该“设法使穷人不至于太穷”“税收用以确保让穷人的日子不至于太难过”。

这样的论点,就把市场经济的消极性和政府的调节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市场经济的消极性降低到一定的限度。这还不是最后的结论,作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政策税收要有调节的限度,调节得过火,就会出现绝对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将使人们不努力奋斗,市场经济的优越“效率”不复存在。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层层深入推动论点发展

这才是文章的最后结论。市场经济有效率,但不太公平;计划经济表面公平,但没有效率。把二者的优越性结合起来,用政府的税收政策来抑制市场经济的消极性,但是要有限度,否则会破坏效率。由此可见,这个结论是很丰富的,同时,各个部分之间又是有机的,一环扣一环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一个理论家论述的严密,又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学者,逻辑推理的从容不迫。从这样的文章中,我们更可以看到议论文层层推进的思维模式,比那种先有论点,后加论证的模式要深邃得多。不要忙着先把结论硬塞给读者,而是把它放在最后,用层层深化的办法不断提出问题,从容不迫地进行推理。把这种层层深入的推理模式深深印在心里,如果在写作时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写作议论文就可能从简单走向深刻。

文章到这里,结论已经得出,应该是结束了罢。可是,作者又写了一段。本来是探讨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结论却是世界是不公正的。而这种不公正的原因,在于人类是自私的。换句话说,人性并不是大公无私的。这是作者对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率的最后阐明。说到这里,这本来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结尾,却以一段抒情来结束:

我们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首先想到我们自己,以后也许会想到别人。当我用我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时,这种情况就特别地引起我的注意。我看到人们开着豪华轿车,建造奢华的住宅,而那里却有许多人还很穷很穷,这让我感到悲哀。但是我必须承认,我自己同样也有一幢相当可爱的住宅和一辆相当大的轿车。我一再想,假如我不富裕,我恐怕不会介意这种事情。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并不完全有把握。

本来是理性地分析市场经济和人类心理根源,这是科学。但是作者却联系到自己,说明人类是自私的。那么,作为一再设想追求公平的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如何呢?也不见得不自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这样直说,而是说得非常委婉,非常有修养。他设想自己是穷人,看到如今自己没有的豪华轿车、住宅时,有什么感觉。本来他可以说,也会感到愤愤不平的。但那样就太不委婉了,他说,他一再想自己不会介意人家有住宅、轿车,但对自己没有把握。这是多么优雅的抒情啊!既有自我批判,又很有绅士风度。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