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境》:说明性的议论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1:54

这是一篇论说文,论点比较单纯:只有战胜逆境才能成功。和一般的议论文不同,本文在作者提出论点以后,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证,只是对论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说明。

《论逆境》:说明性的议论文

论说文最忌因袭他人现成的观念,贵在作者独创的观点。以此标准衡量,本文的论点确系出自作者的深思熟虑,以其深邃性和警策性来启发读者。但是作者阐释说明的过程中,所用语言又多出自他人。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被引用了两次,其中之一还是模仿古希腊哲学流派的。下面又引用了古代诗人对大力士和盗火者的描述。

一方面以说自己的话为贵,另一方面又抬出古人来,这不是矛盾吗?这的确是个矛盾。但这样的矛盾又是不得已的,是人类思维的局限性造成的。

说话为文,应该表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他人的思想,但事实上对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转化为语言是很困难的,一般人根本不能胜任,只有大师才能完全独立形成自己的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般人在思考的时候,并不能凭空思考和表述,常常是借助权威思想和流行的观念加以生发。所以,在文章中要说明一个观念,不能完全指望自己的思考。要求每个人都只能从自己的思考中形成观念,那是空想。人类早已习惯了在公认权威的思想基础上积累、发展自己的思想。

正是因为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要说明或者论证自己的论点,常用的办法就是引用名言。虽然名言并不一定绝对可靠,但总比一己所述具有更大的可信性。

在本文中,培根就用了这个办法。不过培根用得很小心,他所引用的内容经典性很强,也得到了公认,可疑的东西比较少。从这里可以领悟出一个道理,为了让自己的观念得到读者接受,比较讨巧的办法是先用经典性、权威性的话语把论点肯定下来。当然,权威的名言也不是绝对可靠,也要进行分析,这是更加深刻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谈。

有了名人名言,论点就多少有了可信性,但并不能以此为满足。对论点进行了初步的说明后,还要加以深化。

为了对自己的论点作深入说明,培根引用了神话。从大力士和盗火者的故事中引申出一个道理来:血肉之躯是轻舟,而人生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人们面临凶险的、不顺利的境况是难免的。这里值得欣赏的是,原来的神话故事中,并不直接具有这样的意思,这个意思是培根引申出来的。这就是论说的基本功了。引用名人名言,有时会直接和自己的论点对口,有时则不一定,这时就需要把名人名言加以引申,使之在逻辑上与自己的论点衔接。培根在这里引申出“轻舟”和波涛翻滚的大海对立,是为了和自己的论点“逆境所需要的是坚忍”贯通起来。

《论逆境》:说明性的议论文

从说明方法上来看,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类比法。从逻辑学上来说,类比不能进行真正的论证。但类比却能生动地说明论点,使之带上感性色彩,有时还能带上情趣和理趣。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把失败与成功比喻为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强调失败是转化为成功的唯一条件,这从理论上说,无疑是把坏事转化为好事的复杂条件简单化了,光是从经验看,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但这样的说法却富于情趣和理趣。下面一句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决非没有希望。

这是拿幸福和烦恼的对立统一去类比逆境和希望的必然转化。从逻辑上来说,这不能说是一种充分的论证,因为很明显,这里的论断太绝对了。要说明“一切的逆境都有希望”这样一个普遍性的概括,要经过多方面的论证,才有一定的可信度,可是这里只用了一个类比。虽然不充分,但是却很警策。这是因为,这里的类比具有一种格言的形式,有着一种对精神力量的强调,形式上又给人一种科学规律和定理一样的感觉。本文最后是两个比喻,其功能并不是在理论上深化,而是在感觉上形容和渲染,使抽象论点带上形象的可感性。第一个比喻是这样的: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暗淡的背景,与逆境有关,而明丽的背景,则与顺境有关。明丽的花朵(也就是人的精神品质),只可能为暗淡的逆境所反衬,而用明丽的顺境衬托暗淡的花朵(精神)是不可取的。这个类比,有西方古典散文所特有的曲折,并不一定能很快引起中国青少年的领悟,这是需要有一点耐心等待的。后面的比喻更加精致一些: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把看不见的品德形象化,一般是通过视觉,让它看得见;但是在这里,却通过嗅觉,让它闻得到。这本来已经是相当鲜明了,但是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加了一个相当特别的点题之句来点出自己的结论:

《论逆境》:说明性的议论文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福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

从手法上说,这仍然是一个类比,但是一正一反,点到主题(逆境)上来显得很机智,智慧的趣味就在其中了。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