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对经济学"破窗理论"的形象反驳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1:51

这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对一种经济学原理的反驳,可以叫做驳论。但通篇文章中似乎没有议论文的色彩,倒好像在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引出论点,通过分析故事来发展论点,反驳论点,就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对经济学"破窗理论"的形象反驳

文章反驳的理论,叫做“破窗理论”。如果作纯粹的反驳,那就先要把这种理论的定义作介绍,再加以批驳。但如果这样做的话,文章就很抽象,可能很难懂,既不生动,也没有趣味。作者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不想做一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要讲自己的独创见解的。作者可能觉得,自己对于破窗理论的怀疑和反驳,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发现,而是在学术界早已取得共识的。把取得共识的观念写成文章,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弄不好还可能被误解。作者在这里,显然是想把对破窗理论的反驳写成一篇学术普及文章,不管是论点的介绍,还是论点的反驳,都要富有感性和趣味。

对于破窗理论的内涵,作者以一个故事来导入。这个故事的特点,一是极其日常,在读者的经验范围之内。二是故事很随意,人物的姓名随机,从《百家姓》上按顺序取来。这就是说,具体人物只是个符号,称述的代表而已。同时也说明,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个别的特殊事例,而是普遍的存在。三是故事情节很有逻辑。赵女士的窗户玻璃破了,花十八元,经由钱物业——孙工人——李批发——周厂主——吴矿长这样的物流程序,得到玻璃,完成装修。这十八元钱,在这个流程中“繁荣了经济,发展了社会”,带来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故事说得很随意,但很有学术的逻辑。这种学术逻辑,正是作者要反驳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要批驳的理论,作者并不简单化,而是很慎重,不但从正面加以演绎,而且从反面加以阐明:如果不打碎这块玻璃,在经济流程中少了这十八元钱,就影响了诸多环节的效益。这还仅仅是第一度,从反面加以阐明。

第二度则是从侧面阐明,除了赵女士,从吴矿长、周厂主、李批发、钱物业的角度来看,他们都赚了,每一个环节都赚了。当然,在演绎每一个环节都赚了的流程时,作者的话语中带着讥讽。从驳论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这种方法很值得重视。把有利于对方的逻辑尽可能充分地展示,而不是将其简单化、妖魔化。当然,在充分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忘记自己的倾向,因而在陈述过程中,在话语的运用上,带上一点讥嘲是可以的,不过还不到反驳的时候,姑且把这种讥嘲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打碎了玻璃,“还为社会作了贡献呢,多光荣啊!”又如:“玻璃碎了,反倒赚了,碎得越多,赚得越凶,艾亚玛雅,这可比永动机厉害多了!”

介绍完别人的观念,下面该是自己的反驳了。本可以直截了当地亮出自己的观念来。这样的经济学逻辑中有一个漏洞,那就是要保证这样的流程万世不竭,就得假定制造玻璃的资源是不可穷尽的,环境的承受力是无穷大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因而这样的经济发展,就不能不因为无以为继而走向反面。

但如果这样写的话,文章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作者追求的是一种循循善诱的风格,不重在论点的犀利,更重在一层一层导出论点过程的严密而且有趣。这样的写法是有道理的。真理并不只是结论,还是过程。论文的水平,也不完全取决于论点的正确,还取决于论证过程的严密。

作者第二次运用开头虚拟的故事,从吴矿长挖资源讲起,挖得越快,本来应该越便宜。但联系到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对住民的补偿等,导致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加大了。他把这个理论说得很感性,又回到赵女士的问题上来,说这时赵女士要买一块玻璃的私房钱,就不止十八元了。让赵女士多拿出一点钱来补偿生态的成本,“我担心她不答应”。把理论话语说得这样调皮,又这样委婉,为文的功夫,可以说很得心应手。

“说完了头儿,现在该说尾——碎玻璃了!”这是一句过渡性的话语,功能是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说完头儿”,那就是说,关于玻璃的原料、资源的问题,上文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不是资源方面的,而是垃圾、废料,污染方面的。碎玻璃可是污染源,城市郊外的垃圾山正不断增加高度,这是人类至今仍无法解决的困境。

全面、系统论述最起码的方法就是分类,分类论述有利于全面地展开。在论点比较复杂,论述的篇幅又比较长的时候,作者的头脑可能会被局部的论述所拘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某个局部论述得很周到,但却忘记了与之平行的其他方面。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觉分类,讲完一个方面,自觉地转向与之平列的另外一个方面。

两个方面的矛盾已经分别阐述了,接下来说什么呢?把它归结为全面的结论,也可以说是理论。理论和论述有所不同,第一,理论是全面的;第二,理论是抽象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以高度的概括力来完成结论的归纳:

头尾一连就发现,破窗原理激活的经济链实际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它一端吃进低熵的资源和能源,另一端排出高熵的垃圾堆。就如一条贪吃蛇,蛇过之处,矿藏、森林、河流,一律变成垃圾。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在垃圾山的旁边!

这才是作者的主要论点。这个论点是用来驳斥破窗理论的,同时又是从破窗理论的漏洞(资源的有限量和垃圾的无限量)中引申出来的,这就有了一点雄辩性。这种雄辩性,在下面一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作者不是为自己的论点寻求理由,而是替反对他的论者寻求理由:你说垃圾成山,不全面,垃圾不是可以回收吗?作者的回答是,垃圾不能全部回收,即使全部回收了,再生产还是要消耗水电,水和电的生产也要释放垃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有了这一段,就显得相当雄辩了。论证不但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而且要善于选择不利于自己的观念,将其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才是真正的雄辩。驳论的可贵,就在于此。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对经济学"破窗理论"的形象反驳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说驳论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又写了五个自然段。

这五个小段落用来做什么呢?从正面宣扬自己的主张。既然破窗理论是完全错误的,那么,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呢?作者在提出自己的理论之前,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讲得好,还由于它不是孤立的。这个故事在内涵上,还可以和文章开头的赵女士的故事结合起来。作者的观念,就从这两个故事的结合中引申出来:

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没有搬柴禾垛那么绿色,耗费了能源和资源,还增高了垃圾山一毫米。

文章是理论性的,但是文章的形象性很强。一般的形象性,也就一两个形象的比喻而已,而理论性的形象,则以形象的系统性为特点。例如赵女士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在不断引申。又如蛇的形象,先是以其吃为比喻,接着是以其排放为比喻,再下来是以其制造垃圾山的速度为比喻等,不一而足。

话说得很形象,但还只是总结了破窗理论的不足,代替这种不足的理论是什么呢?

不要打碎赵女士的玻璃,直接请她把私房十八元奉献出来,分给链条中的每一个人。大家把折腾这块玻璃的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做点儿别的,比如孙工人可以跟赵女士学绣花;钱物业可以读几页《红楼梦》;周厂主不妨做一点行为艺术……如果大家觉得过意不去,或者不够尊严,可以一起为赵女士唱一支歌!

作者的理论就是这样,既不会耗费能源,又不会制造垃圾,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精神活动。但是,如果直接说多做一点文化精神活动,显然不符合作者文风上的追求,他改用一种调侃的形象的语言说:

如果赵女士会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听钱孙李周吴郑唱的歌,并且付钱,我们可以这样劝她:第一,听人唱歌,总比听人砸玻璃割玻璃好听吧?

这话说得挺幽默,而且挺形象。文章之所以漂亮,还在于理论性这么强的论述,却用了大量的口语: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对经济学"破窗理论"的形象反驳

第二,其实你也没损失什么,本来是要把你家玻璃砸碎的,你就假装已经碎了好了,你还省了叫物业的电话费呢;第三,你为地球做出了贡献,天哪,地球,多光荣啊!

从词汇到语气,都是口语。这种语气和词汇,在文章的前面已经屡屡出现过:

玻璃碎了,反倒赚了,碎得越多,赚得越凶,艾亚玛雅,这可比永动机厉害多了!

如果把这些侵害算进去,赵女士要出的私房钱可就不止十八元了,再那么劝她,我担心她不答应。

但是到了今天,如果有人依然相信这个贪吃链可以无休止地运转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是因为他们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想看到,地会老,天会荒!

地球不只有限,而且太小了。

在经济类科普文章中,本文在语言的驾驭、形象的构成上,无疑显得游刃有余,才华横溢。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