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最小的最不可摧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1:53

这是一篇科学普及读物,但有自己的特点。科学知识是抽象的,但科普语言必须追求感性,甚至带一点形象和情趣。比如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用了这个词语,就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

《细菌的启示》:最小的最不可摧毁

作者的语言显然很追求形象性。这样的语言,和一般的科普文章有点不同,一般的科普文章只是把道理告诉读者。作者力图把话说得平易通俗,目的就是把话说得让读者有感觉。具体做法,就是把抽象的表达变成具体的。

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是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

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一样,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

细菌无处不在,总量很大,这是抽象的。可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这些抽象数字与《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的数字有些不同,都是和日常生活(一粒普通的泥土、一滴唾液、人体体重、一杯水、陆地上全部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感性。

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的基本手法之一。

科普文章的手法之二,就是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例如,文章中细菌的第四个特点是“细菌的不可毁灭性”。这和人们的日常感觉有冲突,杀菌、灭菌等词语,经常被人们挂在口头上。但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是引起好奇和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接下去,就引申出抽象的、科学的论点:人类不过是尽可能把家中和体内的有害细菌加以消灭。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把论点加以限制的方法。在前面加上限定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有害的”一部分。

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是为了便于理解。但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原理又是有矛盾的。日常经验和感觉往往是表面的现象,而科学则是深刻的规律,规律和现象是有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日常经验的批判和颠覆。因而,要深化科学性,就必然在接近感觉之后,又要揭露感觉经验的误导。

接下去有一个对此原理的例证。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不仅是说明,还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20世纪初,抗生素的到来,让人类以为自己对细菌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

《细菌的启示》:最小的最不可摧毁

这个历史经验材料的好处,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因果,一系列的原因揭示出来了:一是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二是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三是细菌复制的速度很快,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对于速度这一点,作者用了数据:

细菌平均1至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

这个数据本来就很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又加上了形象的渲染:

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二者不断地变化身形以求制伏对方,至少是不被对方制伏。

这样的手法和数据的引用是不一样的,它有很强的形象性。但这种渲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为了服从全文的逻辑推演。文章在引用了这个神话作比喻以后,就坦然声明,在变异这一点上,人的变化太慢,斗不过细菌。这就非常自然地把科普知识引向一个新的层次。人的生存,一靠免疫力,二靠药物。

把科学知识组织在一个非常有序的逻辑发展过程中,是本文的一种匠心。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个部分。在这个部分中,已经可看出文章的一些特点:首先,既利用感性经验,又不是真正感性。其次,以感性经验说明观念,又从中提出问题,对科学原理作逻辑性的展开。后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章的第二个部分,集中讲细菌的生存策略。一共讲了几个科学的原理,分为“寄生”和“共生”,“进化”和“退化”种种策略,而在“寄生”中,又有危害宿主和不危害宿主两种情况。这就是科学理性的“分类”。分类的好处是条理清晰,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够生动,没有感染力。另外,各个类之间只有分隔,没有有机、内在的关系。

于是,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采取了比较形象的拟人方法。先讲寄生,为什么要寄生呢?因为这样可以省得自己采食、消化的麻烦。再说有的寄生,不把“宿主”搞死,是因为宿主死了自己也没有吃的了。有的宿主的确是死了,细菌还是活得挺滋润,为什么呢?因为它靠“传染”。有时细菌并不一定危害人类,寄生在人类躯体中,不对人类有害,这就是“共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把一般并列的划分,转化为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演进。前一类的不足,后一类就来补充。在作者口中,无限丰富的细菌,不是混乱的,而有环环紧扣的逻辑。这种逻辑十分简明,几条因果链就能够充分说明。这就是科学美学的基本特点,那就是真简美的统一。

所谓简,第一层意思就是简明、单纯。第二层意思就是潜藏在内在的、深刻的逻辑联系之中。讲到“传染”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就隐含着一系列的深刻因果。如传染必须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否则病毒自己也要灭亡。寄生是要有宿主的,之所以要有宿主,是因为病菌本身并没有运动到远方去的能力。有时,靠人与人的接触,有时又靠“媒介”(蚊子、针头之类),每一个现象后面都有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作者对“媒介”既是描述,又是分析,把这二者紧密地集合在一起,就使得论点又严密、又深邃、又有趣味:

传播手段也是很有意思的,也靠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笨拙的细菌早死了,能活下来的谁也不笨拙,各有各的路数。有些细菌靠人和人的呼吸来传染,这些细菌对人的伤害至少在传染期是不大的,为什么呢?如果你刚一传染就卧床,就不能出去传染别人了。所以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传染期对身体不会有致命打击。相反呢,有些传染病不靠人与人的接触,靠蚊子传染。这种病就可能让你卧床,因为它不依赖你去接触他人,接触也不一定能传染。要靠蚊子去吸你的血,传给别人。这样的传染在伤害你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轻重程度。还有更巧妙的,狂犬病的病菌,人被狗咬了之后,这种病菌就进入到人的身体里。得了这种病,病症就是发疯。发疯以后,这个人就会咬人,一咬别人,别人就得这种病。

人类疾病的现象无限纷纭,而作者的描述是如此生动,其间内在的逻辑因果又是如此简明。科普文章最大的难度,就是把复杂的科学原理作简明、通俗的表述。

上面的引文,除了逻辑层层深入以外,在语言上还有娓娓动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一般科普文章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个演讲的记录。它并不是一般的书面文字,而是现场对话。也许有些人会以为,既然记录下来,又印成书面,就和文章没有区别了。其实不然。一般的书面文章,是单向的思想传达,而演讲是双向的对话,虽然台下的观众并不一定发言,但观众的反应,如表情、姿态、笑声、鼓掌等,对于演讲者来说,都是一种反馈。积极反馈会鼓舞演讲者,而消极的反馈会打击演讲者。故演讲者不能像在斗室里写文章那样,只管表达自己的观念,而要随时随地和听众进行全方位的(包括非语言的,如身体的、表情的)交流。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有了对话、交流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什么叫‘寄生’?”接着就是很形象的说明。这里有一种对话的语气,因此给读者活灵活现的感觉。一会儿是疑问,一会儿又是感叹(“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又如在讲到寄生的时候,一般是第三人称,但有时又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第二人称(几个“为什么呢”实质上就是第二人称)。

上述内容,讲的都是“变异”,接下来的部分,讲的是“适应”,适应分“进化”和“退化”两个方面。而“进化”又有两种途径,一是往复杂里变,一是往简单里变。其分类的条理和逻辑的简明,语言生动而具有交流感,和前面的文章是一致的,这里不再细说。要提起注意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问题。那就是生物的生存竞争,是不是一定是进化的。作者所介绍的理念,实质上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这在生物学上,可能是一大进展。其中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科学原理(如灾变说)。但是作者回避了这些复杂的理论问题,相当通俗、生动地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往高级复杂变异是偶然的,不是达尔文所设想的是必然的。当然,他没有点达尔文的名,可能是因为对一般的科普读者来说,点明达尔文的名字,只能引起狐疑。

《细菌的启示》:最小的最不可摧毁

他的论述在根本观念上颠覆了“往高级变异,就是进步的前提”这一常识性的观念。他以十分简明的逻辑推理,说明学术尖端的成就。这是很艰巨的任务,难得的是把复杂的学术问题说得那么轻松。许多地方具有震聋发瞆的效应。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贯彻到底,无所畏惧。例如,既然是往简单里变,甚至“退化”,都不应该持有消极的看法。就如“寄生”,无疑是往简单里变异的,但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他的彻底性在下面这一段话中表现得尤其勇敢:

寄生显然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尽管它看着不舒服,没有美感,没有尊严,恶心,但是当你跳出三界外,比如在火星上作为一个旁观者遥望地球,或是你不看人的世界,看别的生物之间的竞争,你会觉得这种策略真是鬼聪明。差不多所有的动物都被寄生着,谁也不能豁免。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在飞,那哪里是一只鸽啊,那是一个飞行的动物园。它身上寄生物无数,它的消化道里有寄生物,羽毛里有寄生物。这样看,可以说生物的世界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寄生你还别太自卑,说明你还挺有生命力的。石头上能寄生东西吗?不能。沙漠里能寄生东西吗?难呀!

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之处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者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地交流,作雄辩地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和现场感。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