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诗歌中直接归纳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1:50

本文是科学家竺可桢和他的助手写的。大多数课文写到自然景观,都有很强的文学性,而这一篇则带有很强的理性。文学性的作品要突出作者的感情,而理性的作品则相反,不能把感情成分带进文章,而要理智地看问题。

虽然本文是理智的,但是适当运用了一些文学性的手法,增加了文学的趣味性。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诗歌中直接归纳

第一段说的是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历史,但是没有用“研究”这样的科学性字眼,而是连用了几个很有感性的字眼:“说”“表白”和“读懂”。因为这是一篇科学普及小品,不但要通俗而且要求生动有趣。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讲了这么多石头、地壳什么的,好像有点文不对题。题目是“诗中的物候”,为什么要扯到地质学、化学上去?其实这在全文中是个背景,作为通过唐宋诗歌来研究中国古代物候的一个引子。在这一段的结尾,就点到了物候本身,说是植物的花卉和前面所讲的不完全一样,因为它是有生命的,因而它的话应该更生动,虽然它们的“语言”是无声的。

第二段事实上是说,这篇文章不用自然科学家的复杂办法,只是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作中就可以研究。唐朝和宋朝的经典诗作中,诗人对鸟语花香的描述有助于今人对物候的研究。

第三段分析了一个著名的例子,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个分析挺精彩,居然从两句非常形象的诗句中分析出来抽象的物候规律。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零,以年度为周期;第二,这个周期以气候(春风)为转换条件。从这里可以看出,同样一个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可以从文学价值来研究,也可以从物候学来研究,甚至还可以从哲学、生态学等方面研究。不管从什么方面研究,都要有一种功夫,那就是从具体的、感性的对象中,抽象出普遍、共同的特点(或者规律)来。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诗歌中直接归纳

从抽象的思考中,概括出普遍的规律来,就有了论点。光有论点,还不能使人信服,要让人信服,起码要做两件事,第一是举例说明,第二是系统证明。举例说明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初步的。为什么要举例说明呢?因为道理是抽象的,读者一下子不能充分明白,而例子则是感性而具体的,这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四段的论题是,春天到来的信息,是青草发绿。下面就举了几个例子,包括王安石很有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文章举例的时候,并不是很简单地把例子和论点对照一下就完事,而是将例子中潜在的局限加以补充性的分析,指出这个例子只适合中国的南方,如果把江(长江)改成(黄)河,就不妥了。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引用了一个相当权威的例子,李白的“洛阳三月飞胡沙”。在中原黄河洛水流域,春风是和沙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一下子让大地就绿起来。由此引出了“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观念,这样就把最初的论点推进了一个层次。能够在举例说明的过程深化论点,这是举例灵活的表现,也是文章成功的证明。

第五段讲到春天来临,树木发青,为什么在诗人的作品中以柳树为多?这一段文章的好处是,举例相当丰富。要说明一个普遍的规律,最忌讳的就是论证简单化。举例说明最好是努力照顾各种复杂的情况,因此举例最好有尽可能广泛的涵盖面。这段文章,举例从李益到刘禹锡,又从王之涣转到毛泽东,都是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足够的包罗。在此基础上,又对论点加以发展,物候不但有区域性差异,而且有历史的变迁。但是严格地说,所举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是不成功的。因为毛泽东的这句诗并不是写实的而是抒情的,其中理想化的成分居多,不能说明当代中国杨柳和唐宋时代的历史性差异。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诗歌中直接归纳

文章的最后两段,讲到了鸟在物候学上的意义,所举资料比较有权威性,可惜的是论点没有发展。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