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蒙古汉子的草原之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1:39

《静默草原》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写在草原上“瞭望”,当然是要赞美它的风景。然而,作者却认为草原的特点是“前眺,或回头向后瞭望,都是一样的风景”,到处都是“辽远而苍茫”。而这种苍茫带给人的并不是什么愉快的感觉,而是一种“惊慌”。

《静默草原》:蒙古汉子的草原之美

惊慌有什么值得写的呢?这一种笔法,它不是正面去写草原景色,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这里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不可看,还有什么可写的呢?作者接着说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只可感受”。

“看”和“感受”的区别是什么?看是感官的,外向的;而感受则包括感触、感情、感想。这不光是外来刺激的反应,而且是内心激发出来的,“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怎么会看不到?前面写了:草原的“绿”会“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这不是看到了吗?但是,光是看到这些表面的色彩还只是有限的,最为深刻的东西,光用眼睛,特别是用城市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的。例如说,草原像广阔的海洋,但海洋只能在海岸上观看,背后是大陆,而站在草原上,每一点都是中心。其次,草原可以接触、抚摸、打滚,海洋则不能。这就是说,草原比海洋更有直接的亲近感。这是眼睛看不到的,身躯却是可以接触到的。正如于坚的《黄果树瀑布》,写躯体对瀑布的感觉,和光用眼睛看是不一样的。

《静默草原》:蒙古汉子的草原之美

文章的关键在于,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看不见的更便于想象,心灵更加开阔,更加容易激发出独特的感受: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草原给人以自由感,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它太广阔了,无遮无拦,但是为什么又引起不自由、局促之感呢?请看下面:

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大地的广阔无边,空间的无限,固然可以引发自由感,但是,在无边无际的大自然中,任何人的创造痕迹与之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而人与之相比,就更加显得渺小了,渺小得微不足道:

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这里强调的,不仅是人和大自然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而且是人的一切作为,不管是抗争还是悲痛,都奈何大自然不得。这是从反面在赞颂大自然的伟大。从正面来说,则是赞美感受大自然伟大的心灵。这种心灵,不是一般诗人的心灵,而是另有特点的: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是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体验草原的美,用人的眼睛,特别是用城市人的眼睛,游客的眼睛都是不行的,只能产生渺小的感觉,就是用强悍的咆哮和抒情的哭泣,都和草原不相称,文不对题。但是像马和牛一样,接触草原、抚爱草原的感觉,倒是充满了诗意。这种诗意在城市人的视觉以外,是他们的想象力不可能达到的。草原上的“不自由”,就是城市的眼睛、城市的想象力的不自由。只能用草原本身的感觉来感觉草原,哪怕是原始的、牛马的感觉,也比文明人的感觉富于诗意。

《静默草原》:蒙古汉子的草原之美

这种诗意,不但看不到,而且也听不到,作者在最后,把自我形象归结为一个排斥了听觉的静止的形象:

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

草原之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于沉思,久久地、默默地沉思。故本文题目曰“静默草原”。

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