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0:06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作品原文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

无名氏

芭蓬下,几个顽童笑耍在坡直下:一个喂老鸦,一个扑蚂蚱。

一个沤麻坑里摸鱼虾,一个牛背上吹笛在夕阳斜下。

一个轳轴上乔坐衙,一个打碎车翻筋陡磕损牙。

这一伙顽小厮是谁家?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作品注释

沤麻: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以便取得纺织所需之纤维。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少见的专门描写少年儿童生活的文学作品,大概是由于题材有点特别的缘故,读者也会读出特别轻松、特别有趣的味道。儿童自有儿童的天性,如果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最贴切的莫过于“顽”。在本曲中,除了开头结尾处两度出现了“顽”字外,中间的内容全都集中描写了这个“顽”。

“芭蓬下,几个顽童笑耍在坡直下”,曲子一开始,就出现了“顽童”一词,“顽童”者,既有顽皮淘气的意思,又有玩耍游戏的意思,两者之间关系相当紧密,难拆难分。为了说得方便,先看那个游戏玩耍的“顽”。

既然是“顽”,首先总得有个玩耍的地方吧,本曲提供的地方是“芭蓬下”和“坡直下”。所谓“芭蓬”,分开来说是指芭蕉树和蓬草,合起来说就是草树丛中,绿荫底下。所谓“坡直”,就是稍为平坦的坡地。有了可“顽”之地,接下来就该“顽童”们大显身手了,于是,读者看到了“一个喂老鸦,一个扑蚂蚱。一个沤麻坑里摸鱼虾,一个牛背上吹笛在夕阳斜下。一个轳轴上乔坐衙,一个打碎车翻筋陡磕损牙”,形形色色,生动活泼,“顽”得自由自在,“顽”得快快乐乐,那块宽阔的空地,成了孩子们欢乐的天堂。

看完了儿童们的游戏玩耍,再来看那个顽皮淘气的“顽”。其实喂老鸦也好,扑蚂蚱也好,隐隐约约都有一点顽皮淘气的意思。再明显一点,就是那个在“沤麻坑里摸鱼虾”的顽童。那不是一个洗衣沤麻的水坑吗?也许大人们因其水浅不必担心有无危险,但唯其水浅,难道里面还能摸到鱼?当然,最能反映顽皮淘气的是那两个在“轳轴上乔坐衙”和“打碎车翻筋陡磕损牙”的孩子。“轳轴”者,一种石做的圆柱形农具,两端有洞,加轴,外加框,用牲口拉着平场圃或碾稻麦。“乔坐衙”者,即假扮成长官坐在公堂上办事。完全是就地取材,完全是孩子们喜欢的“过家家”活动,看着他如何过堂办公,那种难以掩饰的幼稚与顽皮只会令人觉得很可爱。然而,毕竟是年幼无知的孩子,有些顽皮淘气也很令人担心。由于没有大人的保护,那个“翻筋陡”的孩子就闯了点祸,又是“打碎车”,又是“磕损牙”。当然,“打碎车”最多也就是损坏了物,这好办,只要修理一下就行了;但“磕损牙”牵涉到了人,有点问题了;倘若再磕碎身体其他什么部位,那就会令大人们担心多了。

本曲题名《夏景》,描绘的是农村儿童天真烂漫的活动,富于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宋人杨万里《初夏睡起》诗云:“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看来,即便是令大人们不愿多动的夏天,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活动,这也许就是孩子的天真烂漫之处,大人们是强学不来的。

(沈习康)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蒋琼琼,生卒不详,杭州名妓。据说清王端淑辑《名媛诗纬》中有关于她的序,今已不存。其现存之散曲,谢伯阳《全明散曲》辑有小令6首。

《正宫·甘草子》夏景(二首其二)原文赏析-明代散曲

更多佚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