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原文赏析翻译-乐府诗杂曲歌辞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21:07

西洲曲作品原文

西洲曲

无名氏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双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原文赏析翻译-乐府诗杂曲歌辞

西洲曲作品赏析

本篇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题江淹作,但宋本不载;《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为“古辞”;明清人又有归属于梁武帝作者。其著作权恐已难以考定。今从《乐府诗集》作古辞。诗写一居住西洲附近的少女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据唐温庭筠“西洲风日好,遥见武昌楼”(《西洲曲》)的诗句,可知西洲当距武昌不远,诗正产生于西曲流行处。全诗长三十二句,体制有别于一般吴声西曲,但风格颇相近,大约是在吴声西曲影响下产生的文人作品。

这首刻画相思之作,写得极为真率自然。“由春而夏而秋,直举一岁相思,尽情倾吐,真是创格。”(张玉谷《古诗赏析》)将少女的一往情深同自然界之景移物换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少女对情郎的无限思念,又几乎全是通过不同季节里少女的一系列活动,如折梅寄梅,倚门盼郎,南塘采莲和遥望飞鸿等加以表现,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少女娇稚可爱之模样,焦灼急切之情怀,都写得细腻传神,呼之欲出。而时令季节之变迁,又大都以对富有时令特征之事物的描述来暗示:梅花,发于早春;“杏子红”之单衫,是春夏之交的穿着;伯劳鸟仲夏始鸣;至于采莲南塘更是直接点出“秋”字。过渡极为自然,情味含蓄隽永。于情致娓娓之中,藏无数顿宕曲折,加上“接字”和“钩句”的反复使用,使全诗形成一种“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沈德潜《古诗源》)的特色,令人诵读之际,口舌生香,真堪称“言情之绝唱也”(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其体制亦有别于吴声西曲,“似绝句数首攒簇而成,乐府中又是一体。初唐张若虚、刘希夷之七言发源于此”(《古诗源》)。可说是南朝乐府中艺术上最成熟之作。

西洲曲作品注释

①下西洲,去西洲,到西洲去。此处“下”字,与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之“下”义同。一说,“下”为“落”义,意为回忆起梅落西洲时节(指当初爱恋定情之时)。

②江北,指情人所在之处。

③鸦雏色,小乌鸦羽毛的颜色。形容女子鬓发乌黑可爱。

④伯劳,鸟名。亦称“博劳”,一名(jué)。一种仲夏始鸣,性喜单栖的鸟。

⑤乌臼树,落叶乔木,夏季开黄花,高可达六米左右。

⑥露翠钿,露出女子的身影。翠钿,翠玉制作的首饰,此借代女子。

⑦莲,谐音“怜”,爱。“莲心”,即为相爱之心。

⑧望飞鸿,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故“望飞鸿”有盼望音信之意。

⑨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之楼,多指女子居住之处。与后世指妓院意异。

⑩尽日,整日。

十二曲,形容栏干曲折多变。

明如玉,形容女子手臂肌肤光洁如玉。

海水,此即指江水。江水浩瀚,给人以如海之感。一说喻指秋夜蓝天,隔帘见天似海水晃漾。

悠悠,渺远的样子。

君,指折梅欲寄的情郎。

更多佚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