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青眼的古诗故事,(宋)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18:38

关于阮籍青眼宋诗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阮籍青眼的古诗故事,(宋)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诗歌赏析

《登快阁》一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这年已是黄庭坚在太和令任上的第三个年头。时年三十八岁的黄庭坚时常在公务案牍之暇,到快阁览胜,这首诗就是黄庭坚这一时期思想精神与内心向往境界的集中表现。诗人登“快阁”所得的“快”感中洋溢着的生活的趣味与智慧,是值得在读这首诗时留心体会的。

首句中的“痴儿”之说出自《晋书·傅咸传》,文中夏侯济曾说:“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诗人以“痴儿”的典故开篇,接着又用“了却”二字贴切地表现出完成公务时的欢快心情,其中既有自嘲,又有通过自嘲表现出的自己精神生命深处的旷达随性。

江西诗派在创作上主张“夺胎换骨”,强调学习借鉴。“快阁东西倚晚晴”之句便是将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与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两句相融合。然而,杜甫诗句中所谓的“倚”实际只是写实地表现倚靠这一具体的动作,而李商隐诗句中的“倚”之主语是“万古贞魂”,是虚境幻生而成。本诗中的“快阁东西倚晚晴”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虚虚实实之间,有无限诗趣。

“夺胎换骨”之法的运用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词句分明为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两句的改造化用。相比杜诗与谢诗,黄庭坚之句既得山景的肃穆广阔,又得江景的澄明永恒,表意更为丰富隽永,而语言则更为洗练有力,足见其功力之深。

随后两联,黄庭坚集中用典。《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曾经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黄诗中“朱弦已为佳人绝”即出自于此。而“青眼聊因美酒横”则出自《晋书·阮籍传》中阮籍“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的故事。其中所用的“横”字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在现实官场中难觅知音,无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胸襟抱负、理想追求。

在结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中,诗人表现出行船归乡,吹笛自娱,在归隐中寻求解脱的愿望。诗人用“弄长笛”而非“吹长笛”是值得玩味的,一个“弄”字写出的不经意的神情,正是闲适淡然心境极为贴切的表现。“白鸥盟”的典故出自《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后人便以与鸥鸟盟誓来表示毫无利禄之心,多用来借指归隐。这一句不仅呼应了诗歌首联,又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在明志之中,显出人生自适之“快”。自此,《登快阁》中“快”的意义得以在精神层面建构与升华。

阮籍青眼的古诗故事,(宋)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有《山谷集》《山谷词》。

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同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黄庭坚曾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黄庭坚七岁所作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广为人知。八岁时,黄庭坚作诗送人赴举,写下的“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诗句,已显露出超越其年龄的非凡才能。

黄庭坚于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尉、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著作佐郎、秘书丞。哲宗时期,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参与《神宗实录》的编写工作,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年,新党称黄庭坚修编的《神宗实录》“多诬”,于是,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于1105年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在诗歌方面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在词作方面与秦观并称“秦黄”,在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阮籍青眼的古诗故事,(宋)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阮籍青眼”的故事

这首诗中“青眼”的典故出自魏晋名士阮籍。阮籍,字嗣宗,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因此世称“阮步兵”。思想上,阮籍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面对黑暗的政治现实,阮籍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竹林七贤中在文学创作方面有较高成就的一位,被认为是“正始之音”的重要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作为以清高自诩的名士,阮籍在常人眼中是个“离经叛道”之人。他对虚伪的世俗礼教十分憎恶,常常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彰显独立的个体生命姿态,这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讲论玄学、张扬个性的时代背景是紧密关联的。

围绕阮籍这位名士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青白眼”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则。

据《晋书·阮籍传》记载:一日,阮籍正与他人对弈,这时传来了阮籍母亲去世的消息。与阮籍对弈的朋友得知此噩耗后劝阮籍终止棋局,而阮籍却非要把棋下完为止。阮籍回家之后,饮酒两斗,放声哭号,吐血数升。待到母亲下葬,阮籍又饮酒两斗,纵声哭号,再次吐血数升,此时的阮籍因对亡母的哀思,已是面容憔悴。当时同为名士的裴楷登门吊唁,看见阮籍发如乱草,叉开腿坐在地上,一脸的醉意,便自己走到灵前哭祭,吊唁完后便自顾自地离开了。有人问裴楷:“吊丧的人总是等主人开始哭泣后才行哭拜的祭礼,然而现在阮籍都不哭,你为什么要哭?”裴楷回答道:“阮籍是‘方外之士’,一向不推崇名教礼法。而我却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礼仪。”

等到嵇康的兄长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以白眼回应。嵇喜感到受了藐视,怏怏不快地回去了。嵇喜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弟弟嵇康,嵇康说:“阮籍对于那些热衷于现实功名利禄的平庸世俗之辈向来是蔑视的,对这种人他总是以翻白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随后,嵇康亲自带着一坛酒和一张琴,前往阮籍家中吊唁。阮籍见同为当时名士的嵇康来了,神色便缓和了很多,便以青眼(即黑眼珠)正视。嵇康虽然知道阮籍因丧母之痛而极度哀伤,但并不像那些俗人一般予以劝慰,而是和他对饮抚琴,阮籍甚得安慰。

“青眼”“垂青”“青睐”在后世成为典故,用来表示对人的喜爱或尊重。与之相对的,“白眼”则表示对人的轻视或憎恶。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