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血的古诗故事,(宋)王令《送春》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18:36

关于子规啼血宋诗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啼血的古诗故事,(宋)王令《送春》赏析

诗歌赏析

王令的这首《送春》是他诗作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其中巧妙的转折是这首诗歌的出彩之处。

首句“三月残花落更开”中的“三月”和“残花”点明了这是一首表现暮春时节景象以及诗人感受的诗作。暮春时节,残花败落,往往会引起诗人感时伤春的消沉情感。然而,王令却转变观察的视角,抓住“落更开”,反手一笔,在七个字中生出变化,以花落再开消解了“三月残花”带来的消极心境。“小檐日日燕飞来”则承接第一句表现的轻快、乐观,以燕子每天都飞来,落在小小的屋檐之下做窝这一春天的自然景象,进一步赋予暮春之景以灵动的生机,强化了生命的轻快与乐观。

读到此处,读者以为诗人将要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进一步阐发春日的美好、生命的昂扬。然而,诗人的笔触却再一次出乎读者的意料。“子规夜半犹啼血”,用杜鹃鸣叫啼血不止的典故,又一次呈现出生命的悲凉、无助之感。紧接着,诗人用“不信东风唤不回”写出杜鹃的悲啼是在呼唤春天回来,一句诗中连用两个“不”字,以双重否定的句式,鲜明地强调出作者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和希望。

然而,春天流逝是自然规律,并不是杜鹃悲鸣可以挽回的。杜鹃违背自然规律,尽管顽强地争取,却注定是要失败的。在这里,被拟人化的杜鹃鸟为了自己的信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无理之中见精神,在悲壮之中显现出一种昂扬的个体生命的精神伟力。

子规啼血的古诗故事,(宋)王令《送春》赏析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后迁至广陵(今江苏扬州)。五岁时父母双亡,青年时期在江南一代以授徒为生。二十一岁时,“生太平世,读书学古,自少壮期切切以自奋进,裨补当世之万一”,可却以“何意甚困踬,不及庸常儿”(《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少以任侠为事因激素志示杜子长》)为理由放弃了科举考试并且再也没有踏足科举考场。他在另一首《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中写道:“百岁只如梭过机,安能跼促努筋力,眼穿仰望丹桂枝?”王令认为人生短暂,贵在自适,为在科场折桂而辜负生命韶光并不值得。

元和元年,王令二十二岁时,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入京,途经高邮,王令便投书给王安石求见,并赠以《南山之田》一诗。比王令年长十一岁的王安石非常赏识王令的才华,在回信中赞王令“足下之材,浩乎沛然,非某之所能及”“足下之行,学为君子而方不已”。于是两人频繁通信往来,结为莫逆之交。

嘉祐三年,受益于王安石的赞誉提携,王令逐渐成为江淮一带颇负盛名的诗人。在王令二十七岁之际,王安石更是将自己妻子的堂妹嫁给了王令。然而不幸的是,次年王令便在贫病交加中离世,年仅二十八岁。王安石《思王逢原》一诗中“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的诗句便表达了对王令才高命短、不为世用的惋惜。

王令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在他十年创作时间内,却写出了七十多篇散文和四百八十多首诗。王令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风格上,王令受到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等人的影响,作品具有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深奥的特点。

子规啼血的古诗故事,(宋)王令《送春》赏析

“子规啼血”的故事

《太平御览》引扬雄《蜀王本纪》中记载,望帝杜宇在蜀地称王。因为宰相鳖灵治水有功,受到百姓爱戴,于是杜宇便效仿古代贤王把王位禅让给了宰相鳖灵。此后望帝杜宇便隐居在西山修道。

然而,宰相治国无方,还抢占了望帝杜宇的妻子和女儿。得知此事的望帝心急如焚,赶回国希望能够劝说宰相回心转意。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新国王将城门紧锁不让望帝入城。望帝自觉有愧于百姓,回到西山之后终日掩面痛哭,郁郁寡欢而逝。死后,望帝化作了杜鹃鸟(子规),依旧终日望着都城方向悲哀地啼鸣,常常啼出殷红的鲜血。

后来很多诗人将这一伤感的故事写进了诗歌中,比较著名的有: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