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2-06 07:05

唐诗三百首第179首杜甫的《登高》,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此诗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被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境沉郁悲凉,但笔势雄峻奔放,构句精心,意象流动,形成开阔雄浑的气象。对仗精密,声律谨严,无论章法、句法、字法皆以奇为称,但无限悲凉之意却已溢于言外。

登高作品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登高译文注释

译文一

风急天高猿猴悲啸哀鸣,洲清沙白水鸟盘旋往回。

无边无际枯叶萧萧飘落,奔腾不息长江滚滚涌来。

万里悲秋常年流落在外,一生多病孤身独自登台。

世事艰难两鬓频生白发,穷困潦倒新停浊酒酒杯。

译文二

天空高阔,风是如此地急啊,猿猴的嘶叫声显得更为悲怆,洲边江水如此清澈,沙砾洁白,鸟儿因风急而飞返。无边的落叶啊,沙沙地飘落在地,无尽的长江啊,江水滚滚涌来。我客居万里之外,无处不感到悲秋啊,当此老迈而又多病之时,独自一人登上高台。生涯艰难,苦恨满怀,这些都增添了我的白发,潦倒之际,才刚刚停下盛装浊酒的酒杯。

注释

登高: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这里繁是动词,增多意。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登高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描绘了自己登高时所见的秋江之景,借此抒发了自己独自在外漂泊,孤苦无依的愁苦之情。全诗慷慨激昂、迫人心弦。本诗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诗人写登高之所见,景中含情。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写登高所见景象。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不禁想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语。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一幅悲凉的秋景图,跃然纸上,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首联两句,对举之中复用韵,且句中自对,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如上句中“天”与“风”相对,“高”与“急”相对;下句中“沙”与“渚”相对,“白”与“清”相对。前两句一共十四个字,在诗人的精心提炼加工下,字字精妙、有力、传神,无一属虚设、赘述,不能不令人赞叹。

颔联集中描写了夔州秋天凄清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诗人仰望苍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凄苦的情怀。“无边”与“不尽”,“萧萧”与“滚滚”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放大了落叶、江水的阵势,不仅将枯叶飘落时窸索的声音,江水奔流时汹涌的情状描写得惟妙惟肖。这两句也暗示了时光如流水一样逝去,诗人却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的悲慨。颔联二句对仗工整,描写的景象悲凉沉郁,表达的感情真切传神,难怪会有“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之美誉。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诗功之深厚。

首联和颔联描写秋景却未着一个“秋”字,直到颈联,诗人才通过“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明确点出了“秋”字。诗人“独登台”,目睹眼前苍凉萧索的秋景,不禁联想到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孤独无助的凄惨处境,于是顿生无限悲愁。最后,诗人将这深深的悲愁“归罪于”秋,认为是这秋景使自己如此悲伤,于是说“万里悲秋”。“常作客”说明诗人常年在外漂泊,居无定所。“百年”在这里指人到暮年。颈联二句亦为工整的对仗,“雄阔高浑,实大声弘”。此外,颈联的“万里”和“百年”又分别与颔联的“无边”和“不尽”相呼应,做到了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诗人的悲愁像不停飘落的落叶,不住奔流的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客居他乡本来就令人愁苦,何况诗人长年客居他乡。不仅如此,诗人还是人到暮年,多病缠身。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发出悲苦的感慨?

尾联,诗人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天地雄浑之境,形成强烈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类似米酒。诗人备尝生活艰辛,国难家愁,实难排遣。诗人独自登台,独饮浊酒,慢慢举起酒杯却停在嘴边: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诗人,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诗人本来是兴致勃勃地“登高台”,没想到却被眼前的景色惹得愁苦万分,心情矛盾,以酒解忧。首联、颔联、颈联给人一种“飞扬震动”的感觉,而尾联突然以“软冷收之”。诗人这种写法,更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凄惨之情。

统观全诗,前四句为写景,后四句为抒情。首联就像一幅工笔画一样,将眼前所见的具体景物从形、声、色、态等各方面进行一一描绘;颔联则像一幅写意画,将秋天肃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颈联从时间、空间两方面进行叙述,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病苦迟暮的悲伤;尾联写诗人白发日渐增多,疾病逐日加重,终日困顿潦倒,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是“艰难纷乱的世事”。通过这两句,诗人又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表露了出来。

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本诗曰“旷代之作”,而本诗也的确名副其实。单从章法上分析,本诗四联,每一联均为工整的对仗。像这样“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的诗篇,少之又少。而且本诗字字精炼,“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如此看来,本诗的艺术成就果然高超。

赏析二

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历来被人们广泛传诵。

首联开始突兀而起,气势不凡,在首句七字之中写出三种景色:秋风、高天、猿啸,有声有色,苍茫寥廓;对句又置配三景:江水、白沙、飞鸟,静动结合,相互映衬。二联写巫山林木,峡中江流。这两联写尽千山林木落叶之声,长江奔流不息之貌,是千古传诵名句。三联字里行间透露出不可名状的羁旅悲哀。尾联直抒艰难、潦倒、愁苦之情。

全诗句句工稳,字字妥帖。这正是杜甫实践“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果。

大历二年(767)九月九日,杜甫登高,写了《九日五首》,此诗实为第六首。杜甫在此诗中表现的悲愤,可从前五首中品读。如前五首中有“重阳独饮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干戈衰谢两相催”“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等诗句。

明人陆深:杜格高,不尽合唐律。此篇声韵,字字可歌,与诸作又别。(《唐诗选脉会通林评林》卷四十三)

赏析三

此诗大致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也即安史之乱终结的四年以后。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说“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却并没有就此返回河南,因为大乱虽终,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国势仍然颓靡,因此行至半途,他就返回成都入严武幕。不久严武又逝,杜甫失去依托,只得黯然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草堂,买舟南下,最终抵达夔州,此诗即作于蘷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杜集在此诗前有《九日》五首,但仅存其四,故后人认为此诗即第五首,“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例有登高之俗,故有此等揣测,颇为可信。

诗的前两联写登高所见,句句贯连,共同构成一幅雄浑而又悲凉的水墨画卷。时为秋季,万里晴空,叶黄而落,故谓“天高”、“无边落木”;夔州一带濒临长江,峡深风烈,乃有“风急”、“不尽长江”之语;更因水流急而“渚清沙白”,因风亦急而“鸟飞回”;蜀中多猿,叫声凄厉,是以“猿啸哀”。在境界上,这两联所见空阔,远眺万里,正是登高所见,同时“风急”、“鸟飞回”,正见前路坎坷,无论个人际遇,还是国家前途,都渺茫难测,使人彷徨,“猿啸哀”、“落木萧萧下”,更出萧条悲凉之意。在艺术上,对仗工整,且句中有对,“风急”自对“天高”,“渚清”自对“沙白”,亦可见作者的功力非凡。

摹景之后,后两联即抒发哀怨之情。诗人因为久在异乡,因而悲秋,身体老病,却为佳节忆亲而须登高,已见其苦,而一个“常”字,一个“独”字,更将凄凉境况更加鲜明地道出。如前所述,七言诗大多可删为五言,而并不妨碍对事物的描摹,对情感的阐发,此诗亦可作:“天高猿啸哀,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但正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所说:“昔人谓两联俱可裁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如此删减,其实亦能成语,且是好语,但总不若多着“无边”、“不尽”二语,则旷阔气势更为鲜明,且道哀愁凄凉如落叶般无边,如江水般不尽。颈联也是如此,“万里”可见离散之遥,“百年”则于病上更加其老,这几个修饰后五字的词汇,将全诗的境界和氛围都提升到一个后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确实是删减不得的。七言之较五言,情感更能丰富地表露,意象更能鲜明地阐发,所以自唐以后遂大行其道,确实不为无因。

尾联写自己穷困聊倒,亦是对前文作一总结,同时不唯因潦倒、老去而发表感想,更因多病而新近戒酒,则正当佳节,不能以酒欢庆,面对国家和个人的苦难,也不能借酒以浇愁,则更将全诗悲怆的氛围提上一更高层次。杜甫诗眼界极大,因为他不仅仅涉及个人的苦难,还把个人遭际和国家民族的境况有机联系起来,此诗也不能外,滚滚长江,正有深厚的历史氛围,而个人离散万里,种种“艰难苦恨”,也是国势衰退、变乱之所致,此诗被赞为“七律之冠”,宜矣。

赏析四

因为严武病逝,诗人失去依靠,便离开成都草堂,乘舟南下,本打算直接去夔门(今重庆奉节),但因病痛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然后才到达夔州。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诗人在夔州独自登高,见江中秋景,不禁引起了诗人坎坷漂泊的感慨,想到自己老病孤苦的处境,百感交集,于是就写下来这首七律名作。

前四句写了诗人登高时的见闻。“风急天高猿啸哀”,诗人在首句围绕夔州猿多、峡口风大这些典型环境展开描写。秋季里,诗人登上高处,天高气爽,而这里长风疾速,在峡谷深处不断传出猿的哀啸声,这哀啸声在空荡的山谷中回环,萦绕不绝。接着诗人的视线转移到江渚,“渚清沙白鸟飞回”,在清水白沙的背景下,鸟群在空中飞翔、回旋,这是一幅多么精致的景色啊。这两句中天对风,沙对渚,猿啸对鸟飞,自然成对。一句中天对风,高对急,沙对渚,白对清,节奏和谐。诗人笔下这两句,字字用得非常凝练、唯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主要描写了夔州秋季的特点,烘托了秋季苍茫的氛围。诗人远望群山,看不到边际的树林,落叶纷飞,萧萧下落;俯视不尽的长江水,汹涌奔腾、滚滚而来。诗人将景色写得苍茫悲凉。“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生动形象,使人从落叶萧瑟,长江奔涌的景色中不禁想到时光易逝,抱负难以实现的沧桑。这组对句,诗人用深沉雄健的力笔,写出了磅礴苍凉的气势。

前两联着重描写了登高秋景,诗人在颈联开始点出“秋”和“独登台”,这样,诗人就自然地将远眺之景和内心的情感联系在了一起。“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秋”二字,写得沉痛非常,诗人见秋之萧瑟,不禁联想到自己暮年的处境。“常作客”,描述诗人客居他乡、飘泊不定的生活。“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指诗人已入暮年。“多病”表明了诗人人老体衰的现状。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绘了自己的悲苦,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他深远沉郁的情感。同时,此联中“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诗人漂泊孤苦的愁绪,好像秋叶和江水一样,驱排不尽,情与景交融,诗中的情感更显深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这两句紧承颈联,继续抒发心中的潦倒漂泊之悲情。诗人感慨自己一生饱尝艰辛苦难,白发日渐增多,再加上因病停酒,悲愁苦恨的心情就更难以排遣了。诗人起初兴趣盎然地登高望远,到最后却是悲苦交加,可见,诗人内心的苦闷是多么的沉重,诗人眼中的景色都笼着一层阴郁。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登高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号:字子美,号少陵

籍贯: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

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诗人小传: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被贬为华州参军,后辞官归隐于成都,建草堂而居。剑南节度使严武荐其为属官,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节,两年后他离开奉节,辗转流离于江陵、衡阳一带,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

杜甫半生漂泊,又经安史之乱,惯见民间疾苦,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作品之中。青年时代他亦怀抱大志,与李白等人交游,诗风较为明快、恣意,中年后则变为沉郁顿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此被誉为“诗史”。尤其在律诗上,他表现出了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后人也因而赞其为“诗圣”,诗而能成圣者,唯杜甫一人而已。唐诗人元稹评价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诗经》里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下该沈(沈佺期)、宋(宋之问),言夺苏(苏味道)、李(李峤),气吞曹(曹操)、刘(刘备),掩颜(颜延之)、谢(谢灵运)之孤高,杂徐(徐陵)、庾(庾信)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登高扩展阅读

九日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杜集中所存四首咏重阳登高的《九日》诗,只有这一首是七律,余皆五言。这首诗相比《登高》来,同样写病,写登高,写猿啸,写离散之哀,但描摹景致既不够鲜明,眼界所见也不够开阔,所以感染力便远远不及了。

【相关阅读】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