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况蕙风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01:24

“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之说,是清代常州词派的重要理论家周济提出的。他在《宋四家词选》序论中说:“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什么叫“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呢?他曾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阐释说:

"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况蕙风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无寄托也。南宋则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

应当肯定,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规律,周济的探索与总结是做出了贡献的,有助于形象思维与意境的展拓。倘若作为普遍的艺术法则,一切创作都必须遵循,就不免反而成了束缚心手的框套,有其片面性。他认为,初写词就有寄托,第二步是无寄托(寄托的高境是从有寄托到无寄托);北宋、南宋互有短长,但北宋高者能实,且能无寄托,而南宋则不能。这个观点是他人所不能接受的。对此,清人况周颐(号蕙风)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蕙风词话》中说:

"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况蕙风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身世之感,通于性灵。即性灵,即寄托,非二物相比附也。

可见,周氏是重寄托而不强求寄托。他说“词贵有寄托”,首先肯定了寄托的重要性,但寄托是性灵、感情的触发,“即性灵,即寄托”,是不可有意求得的。

"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况蕙风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况说比周说要全面一些,也更符合词的创作实际。词有的有寄托(多数),有的则是“即景之篇”(吴梅《词学通论》),并无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