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王风·大车》伤心岂独息夫人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05 09:52

《国风·王风·大车》伤心岂独息夫人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大车指牛拉之车,毳衣是细毛织的上衣。菼是初生的芦荻,璊是红色。穀是活着的意思。

这首诗,前人大多以为与私奔有关,主角是女子,看看最后两句,态度何等坚决:你如果不相信,天上的白日可以为我作证。

但也有说是春秋时息夫人的绝命词,这并不可信,却也可顺道说说她的故事。

《国风·王风·大车》伤心岂独息夫人

息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息县东,息夫人姓妫。据刘向《列女传》说,楚文王灭息国后,将息君罚作守门人,还想占有息夫人,因而收进宫中。有一次,楚王出游,夫人出而向息君说:“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妾无须臾而忘君也,终不以身更贰醮。生离于地上,岂如死归于地下哉?”于是作了这首诗。息君劝阻她,她不听,息君也继其妻而自杀。

可是《左传》庄公十年,却有这样一段记载:蔡哀侯和息侯是连襟,息妫(息夫人)路过蔡国,蔡侯见了息妫不很尊敬,息君知道后恼火了,就对楚文王说:“你假意来攻我们息国,我去向蔡国求救,然后楚国再去攻蔡。”楚王依从了他,结果将蔡军打败于莘地。

过了四年,蔡侯因衔恨息君,便向楚王称赞息妫长得漂亮,楚王就伪具酒食入享息国而灭之,带息妫至楚,生下堵敖和成王,却是“未言”。注云:“未与王言。”楚王问她为什么不说话。她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王明白息国之亡,全因蔡侯搬弄,又去伐蔡,以此平息妫之气。

左丘明的时代早于刘向,这一故事的发展过程又很有传奇意味,魏源的《诗古微》却不相信左氏,以为诗中的“尔”指蔡君,“子”指楚王,因而“岂不尔思,畏子不敢”两句,就得这样解释:“难道为了怕楚王,我就不敢想念你吗?”未免太牵强了。他又以为楚灭息、楚为息妫不言而伐蔡,既同在庄公十四年,息妫怎么能在一年中生下两个儿子?这也把《左传》的记事看得太死。《左传》其实在追溯:息妫之进楚宫,应是在庄公十二三年间,到了十四年,楚王听了她的对答后,便兴兵伐蔡,但息妫不甘心“事二夫”也是事实。

《吕氏春秋·长攻》则说楚王原想取息与蔡,因而假意和蔡侯友好,并问他说:“我想得到息国,你有什么办法?”蔡侯说:“息夫人是我妻的姊妹,我假意在息国宴会息侯夫妇,你也同来,趁他不备去袭击。”楚王照计而行,遂取息,后又取蔡(按:蔡这次未亡)。但未说到息夫人被掳事。蔡侯的为人实在很恶劣,但在春秋时却不罕见。

还有一个疑点:息妫既然生下两个儿子,为什么“未言”?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一,以为指不再言被蔡构害之事,因为言之无益,不如无言。他又举《左传》僖公十三年之例:齐仲孙湫聘周时,“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注云:“不言王子带。”这解释也并不圆满:如果未言只指过去亡国之事,原人之常情,楚王不至于为她去打蔡国,而且“吾一妇人而事二夫”这三句话,也不像是只对被蔡构害一事不说,而是根本不想说话。沈玉成的《左传译文》译成“没有主动说过话”,较为合理,想来是平日很沉默,因为心中郁闷。

后世对息夫人又有桃花夫人之称,《东周列国志》说是因“脸似桃花”缘故,湖北大别山桃花洞还有息夫人之庙,初唐宋之问《题桃花洞息夫人庙诗》云:“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还是看做《列女传》中人物。晚唐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是著名的一首:“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这是惋惜息夫人不能效石崇的绿珠堕楼以殉。清初邓汉仪《题息夫人庙》云:“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是借此慨叹明清之际的失节臣士,恐也有自嘲意。邓氏有《慎墨堂集》,清代列入《禁书总目》。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