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葛生》生离死别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05 09:24

《唐风·葛生》生离死别

《国风》中的半数作品,都与妇女有关,其中有幸福欢乐的,如上一篇的三星在户之夜,也有生离死别,空房兴悲的,如《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首诗,当是妻子悼念丈夫而作。开首两句,以长曳的葛藤覆盖着荆条,绵延的白蔹纠结在墓地起兴。旧说葛和蔹都是蔓生植物,必须依附于其他植物才能生存,比喻女子必须依靠丈夫才成家室,那么,我们就解为相依为命。“谁与独处”含有问答意:谁和他在一起?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

一、二两章是想象丈夫死后的凄凉况味。第三章的“角枕”两句是实写:八角的方枕依然那样明丽,锦被还是那样光亮。枕衾都是晚上共卧时所用,由此而联想到谁来陪伴他到天明。

夏季的白天,冬季的夜晚,都是长的,以时间之长暗示思念之深,第五章将次序对调,又暗示时节的更换。从存殁之痛中,唯有期望百年之后,再来共居,也即《王风·大车》“穀(活着)则异室,死则同穴”之意。

尽管当时有虐待和遗弃妻子的丈夫,却也有体贴恩爱的丈夫,所以才会使妻子这样深挚地悼念他。

《唐风·葛生》生离死别

因为诗中有“予美亡此”之语,王柏《诗疑》便说:“予观‘予美’二字,则知其非夫妇之正,是必悼其所私之人。”真是异想天开。“予美”是一种昵称,为什么不可以称丈夫呢?但也有以为这是丈夫悼念亡妻,那倒未尝不可。李商隐《无题》中有这样一首七律:“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隔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解为男子想念女子,或女子想念男子都可以。又如“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这一首,要说男子想象女子夜生活的光景固然可以,要说女子在晚上借缝帐以寄相思也可以。

《唐风》即晋风,晋国多兵役,晋献公在位二十三年间,作战共十一次,所以,也有人以为《葛生》中的丈夫是死于战场上,此诗则是刺献公之好战。“春秋无义战”,为了争霸逞强,使人间平添了多少寡妇孤儿。

梁朝的徐悱之妻刘令娴(刘孝绰之妹),世称刘三娘。徐悱出外从军,曾有《赠内》诗寄令娴中有云:“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令娴乃作《答外诗二首》,第一首说:“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骛(追逐)。调瑟本要欢,心愁不成趣。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思暮。”诗中刻画了两人相思的殷勤,妻子对着良辰美景,鸣莺彩蝶,更逗起了她的愁绪,但她总以为丈夫不久就要回来,不料徐悱后来死于晋安郡。丧仪回到建业时,她曾作了一篇祭文,其中说:“雹碎春红,霜凋夏绿。躬奉正寝,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呜呼哀哉!生死虽殊,情亲犹一。敢遵先好,手调姜橘。素俎空干,奠觞徒溢。昔奉齐眉,异于今日。从军暂别,且思楼中。薄游未及,尚比飞蓬。如当永诀,永痛无穷。百年几何,泉穴方同。”

“启足”用《论语·泰伯》曾子患病时说的“启予足,启予手”典故,这里指徐悱能以善终而保美名回来。古代婚礼用肉酱(菹醢),姜橘也可为菹,因为是祭亡灵,故用素的,情义却与原先结婚时一样。她将祭物供在灵前,和过去举案齐眉时的心境大不相同。他离家时,她以为从军暂别,薄游未返,尚能以楼头思妇而等待着,只是不想打扮,像《卫风·伯兮》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那样,如今成了永诀,永远含痛无穷了。

这篇祭文情词沉痛,为世传诵,也见得这位女作家的文才,她的父亲刘勉,本想撰文哀悼女婿,看了刘令娴此文,就此搁笔。

刘令娴的祭文,是她自己作的,《葛生》是否女主人自己所作,还是别人感于当时夫死军中,妇为遗孀的悲惨境遇写成诗歌,无从考查,这里很自然地联想起杜甫的《新婚别》。

杜诗以新婚夫妇因从军而相别为主题,并以妻子口吻写出。开头的“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也是以蔓生植物起兴。“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即是用《伯兮》的“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结末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原望丈夫能幸而生还,但“人事多错迕”,却又以正为逆,露出无信心之意,因为现实实在太复杂了,何况是从军!

《葛生》这首,也有以为只是写妻子思夫之切,丈夫是存是亡,尚不可知,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百岁”即偕老之意,如果丈夫已死,而自云等到百岁之后,同归于居,语气上便不合,这也可备一说。

《新婚别》为“三别”之一,还有两首为《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写军役的频繁,民情的哀怨。从春秋到杜甫时代,妇女一直处于葛藤、菟丝的依附地位,有了战争,便有不少春闺梦里人。这中间,固然有卫国御暴,令人崇敬的忠勇国殇,更多的是为帝王将相穷兵黩武而牺牲于刀光剑影中。“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与杜甫同时的李白,就在《战城南》中发出过这样震动性的呼吁。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