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雨夜》(丝雨织红茵)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1 12:24

唐多令·雨夜作品原文

唐多令

雨夜

清代:纳兰性德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

是年年、肠断黄昏。

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①。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

《唐多令·雨夜》(丝雨织红茵)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唐多令·雨夜作品赏析

《唐多令》的副标题是“雨夜”,看来这首词是写雨夜相思,描摹闺人思我的情景。这首词抒写了纳兰夜半时分,看着窗外淅淅沥沥小雨下个不停,内心有与夜同样凄惶的心情这首词的上片是写雨夜景象,辞藻美丽,用词讲究,下片则是抒写情感,余兴未尽,伤感至极,这首词将纳兰的心情全部抒发出来,而且整体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典雅中不失清新。

细雨霏霏,使庭院里变得花红阶绿,年年都在令人愁断肠的黄昏中度过。满眼的芳菲都能无端惹起春愁,更不要说是这边关的春色了!那风雨萧飒的声音是不能听的,听了便会让人伤心。夜半时分拥衾无眠,妆已残,人孤单,为了不让梨花飞尽,于是紧紧关上闺门。梦里来到你征战的沙场,谁知才刚刚找到去路,你却已随军队转移,不知所踪。

夜晚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在这个平静但又不平静的夜晚,纳兰看着庭院里的细雨,看着雨中娇艳的花朵,他满眼都是春愁。“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从这句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雨并不大,细细密密地落下,仿佛纳兰细细密密的愁绪,而庭院也因为这雨蒙上了朦胧的色彩,非常动人。

不论是什么简单、常见的景色,只要被纳兰写出,就必然会蒙上不一样的光芒,一个他往日生活的庭院,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将事物写得鲜活起来的纳兰,却不能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动人一些。

“是年年肠断黄昏。”他每年的日子都是这样简单乏味地度过,就如同现在,从黄昏过渡到黑夜,毫无生机可言。夜色朦胧,随风而飘落的枝叶落在庭院里,看着给这个春天的夜晚添加了几分愁绪。

“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这一句将纳兰内心的感受写得更深,欣赏春景本该是快乐的,但是纳兰的眼中,天暗无光,只有晚风疏雨翻乱庭院里的花草树木,还有阵阵的风声,让人感到一阵颤抖。

本来,看到满眼的芳菲应当是高兴的,但纳兰却极度低沉,上片就这样在纳兰的落落寡欢中结束。而下片一开始,也没有打破这春天夜色中沉闷的气氛。“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为了不听到雨声,不去感受到这悲凉的气氛,纳兰便拥着被子要睡着,或许只有梦境中才是安全的地方。

这句话借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可是心里慌乱了,哪里还有安全的港湾呢?“为梨花深掩重门。”为了不让梨花飞落,便紧紧关闭了房门,到底还是在这样自己营造的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睡过去了。纳兰在睡梦中,看到了有人征战沙场,但他刚刚赶过去,那个人就忽然不见了。

“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纳兰梦中的这个人是谁,为何会被纳兰放置到这样一个梦境中?纳兰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他的梦境在那个人的消失之后,便停止了,而这首词,也就此打住了。

结尾的这句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纳兰在屋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单间雨夜之中,屋宇飞檐,投影于地,模糊不清。这一番情景梦境的描绘,虽然纳兰最后在词中没有点透彻,但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这样的手笔,或许是纳兰故意为之的吧。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