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怅别的古诗故事,(唐)杜牧《叹花》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18:54

关于浪漫怅别唐诗

叹花

唐·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浪漫怅别的古诗故事,(唐)杜牧《叹花》赏析

诗歌赏析

杜牧的这首《叹花》又名《怅别》,全诗围绕惆怅叹息着笔。

诗歌前两句“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中的“春”和“芳”都是指花。杜牧借诗句表达寻春赏花却错过了花期的遗憾惆怅。“自是寻春去校迟”中起手的“自”字将诗人的自怨自艾、懊悔莫及传神地表达了出来。“不须惆怅怨芳时”从字面上表示诗人认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这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宽自慰。毕竟,从这两句诗句看,诗人确实意在表达因错过花期而痛惜懊丧的心情,确有惆怅怨嗟之情。诗人在写法上的这种腾挪跌宕,曲折变幻,多少仍流露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后两句“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写狂风暴雨使深红色的花蕊凋零惨败。绿叶成荫,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诗人在节制、平实的描写中表露出寻春不见的惋惜、遗憾。

这首诗在构思方面采用“比”的手法,用春天的花开花谢、绿树成荫子满枝,暗喻少女的青春已逝、已生儿育女。这首诗的隐喻构设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因此读者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背景故事,就算只把它当作并没有寄托的一般咏物诗,也能够从中获得某种生命哲理的启悟。

浪漫怅别的古诗故事,(唐)杜牧《叹花》赏析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任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浪漫怅别的古诗故事,(唐)杜牧《叹花》赏析

“浪漫怅别”的故事

相传,杜牧任宣州幕下书记时,曾前往湖州游玩,受到湖州刺史崔君的盛情款待。杜牧说:“我希望能在江中泛彩船,让全湖州的人观看,到那时,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能找到心仪的人。”湖州刺史就依照杜牧的想法举行了一次活动。

当天,杜牧与崔刺史在江上饮酒观景,江两岸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此时,杜牡望见江岸边有一位老妇人带着一个女孩子正在张望。杜牧笑着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女子和她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崔刺史想结交杜牧,就立即将那祖孙俩请至船上,欲做媒人。老妇人说:“我这孩子能被杜大才子看中,自是她的荣幸,但她今年才十三岁,恐未宜嫁人。”杜牧说:“我只是想要订下迎娶的日期。”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十年之内,我必来湖州做郡守。我来湖州做郡守之日,便是迎娶她之时,倘我十年不来,随便她嫁人如何?”老妇人听后表示同意,于是杜牧便下了丰厚的聘礼。

此后,杜牧常常挂念湖州,然而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杜牧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也并非他的本意。直到大中三年,杜牧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才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杜牧与那祖孙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杜牧来到湖州,便立即请老妇人来见面。见面后,杜牧得知当年的那位姑娘如今已出嫁三年并生了两个孩子。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答道:“你我当初约定以十年为期限,如今十年早已过去,此前你一直没有来,姑娘年岁渐渐大了,这才出嫁的。”杜牧屈指一算,果如妇人所言,于是无奈地放弃了迎娶那姑娘的念头。送走老妇人后,杜牧感慨万千、惆怅不已,挥笔写下了这首《怅别》。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