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平淡中的不平凡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0:50

《回忆鲁迅先生》的写法有些特别,全文似乎随意写来,好像是流水账,似乎犯了写文章的大忌。但是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这篇文章又属经典之作。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鲁迅是伟大的公众人物,一般的读者只能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他,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他的日常琐事,尤其是萧红所记的鲁迅最后的日子里的一切,对于了解鲁迅的思想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到鲁迅文章里没有的东西,一切细节都有某种文献价值。另一方面,本文的写法很特殊,似乎不追求篇章结构,信笔所至,事无巨细,近乎罗列。散散写来,不求中心突出,亦不讲究剪裁,无统贯之事,有散漫之嫌。但从文章的内涵来看,却并不散漫。全文集中写鲁迅忘我工作,牺牲休息时间,疏于保健而积劳成疾之时,仍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克己待人、待客、待亲,对待大事严谨不苟,琐事亲切和蔼,谈鬼神而幽默风趣,说化装竟愤然作色。伟大的思想家不再是抽象的遥远的偶像,而是有血有肉的、有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并不琐碎,借用一句老套的话来说,就是“形虽散而神不散”。

这属于“琐记”之类,并非萧红的独创,鲁迅自己也写过这样的文章(如《病中琐记》)。这类文章的好处在于散中见奇特,奇特中又有平淡,无雕凿之痕,有自然之趣。当然,并不是所有人事都可以用这样的风格来“琐记”一番,滥用这种琐记的办法,可能真的成为流水账。而且这种风格的分寸比较难以把握,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散乱芜杂的表现。

《回忆鲁迅先生》:平淡中的不平凡

归纳起来,本文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鲁迅的为人。

第一,正面之笔。比较重要的有下面这几点:

对萧红火红的上衣发表了十分认真的见解。这里有个背景不可忽略。当年的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一般是羞于讲究生活享受的,尤其像鲁迅这样把生命奉献给民族解放伟大事业的人物,在通常人的理解中,应该是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但是,他居然对女性的衣着有那么系统的见解,而且是很认真的,连许广平不理解,他都要“生气”。从这里,一方面表现出这个伟大人物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这种生活情趣是有美学理论基础的,就是生活小节也有思想家的特色。这一方面写得比较有趣。

鲁迅把白天大量的时间用来陪客人,只能彻夜工作。这一点写得很动人,简直可以说令人震撼。作者除了用白描手法描述鲁迅的生活状况以外,还刻意地把描述转化为象征: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基本上还是描写,用了些反衬的手法,如以汽车的有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以窗户和灯泡的光衬托鲁迅的身姿。这里强调突出了鲁迅背影的颜色是黑的,反复强调黑,是不是为了突出一种在黑暗中沉稳的感觉呢?

《回忆鲁迅先生》:平淡中的不平凡

接下去又是一系列的反衬,首先是人们的动衬托鲁迅安睡的静,特别是保姆嘱咐海婴“轻一点走”。其次是明亮的太阳照着夹竹桃。与此成为反衬的是: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衬托鲁迅的安静呢?除了强调他忘我的奋斗以外,是不是还有某种象征的意味呢?这要联系到文章是鲁迅逝世以后写的,在这里有悼念的意思。文中的“黑夜”“白日”“睡着了”等,应该具有双重的内涵。一方面是字面上的意义,一方面是隐含的意义。正是因为有悼念的潜在内涵,所以作者才充分强调鲁迅安睡时的静态和笔、纸、拖鞋所暗示的动态的反衬。这样的白描式文字,具有震撼的力量,抒发着作者的情趣。

在如此严肃的段落之后,萧红讲了一段鲁迅谈鬼的故事,则又是另一种趣味,似乎与情趣有一点小小的区别。鲁迅说: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这是表现鲁迅虽然面临着死亡,但是生活情趣却很活跃,对于可能造成迷信的事,却不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而是用幽默的眼光来评述。萧红想:

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这都是将错就错的说法,明知其荒谬,却把荒谬推向极端,造成诙谐的趣味。这种谐趣和前面的情趣结合起来,使得文章的趣味丰富多样了。

《回忆鲁迅先生》:平淡中的不平凡

文章中写到鲁迅病中和海婴的关系也是很动人的。特别是鲁迅病重时,海婴无知,以自己多种多样的药瓶骄人。完全是平静的叙述,悲剧色彩溢于言表,但是其中没有一个“悲”字。而鲁迅病笃,不能回答海婴的问候,海婴坚持: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了,不要喊了。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的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这可能是文章中最动人的片断了。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鲁迅以超病理的语言回答孩子的问候,孩子不理解父亲的听觉失灵,而父亲却对之一无所知,继续和病魔搏斗。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除了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这不禁令人想起他的著名诗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侧面之笔。其实,有关海婴的这些描写,已经不仅仅是直接表现鲁迅的笔墨,而且也是间接的描述了。从侧面来表现,涉及的面比较大,主要是许广平的外部表现和内在感受。例如她在鲁迅病危时,“心里存着无限的希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来面对鲁迅。她“很镇静,没有紊乱的神色”,虽然也曾“当着人哭过一次”。最深邃的,是许广平对鲁迅的精神的评价: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这些表面上轻描淡写,但是又有很重的思想含量,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以鲜明和警策见长。和鲜明警策相对的,是含意隽永的笔墨。文章最后,作者强调,鲁迅临终前不断地看着一幅画:

……小得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那画片差不多。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飞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

记得是一张苏联某画家着色的木刻。

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这明显是一幅生命的图赞,女人和飞散的头发,再加上小红花,完全是鲜活的生命。其中的意义想来以萧红的智商和艺术修养,是不难猜度一二的,但是她却花了这么多篇幅来留下一个疑问,而且还把许广平拉来作证,作者的用心也许是,与其把文章做尽,什么都告诉读者,不如把不难索解的答案,留给读者去掩卷沉吟。一般说文章到了最后,往往是把主题说得更为明显,或者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里却留下空白,从手法来说,显得更加丰富。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