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10:35

文章最根本的题旨是很严肃的,为了把论题引导出来,鲁迅花了许多篇幅。

关于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题目是《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并没有一下子就直接说到照相,开头一段,说了些关于孩子和房东太太之间的闲话,又花了两个段落才转到自己孩子和日本孩子的关系上来。然后从日本照相师和中国照相师的不同中,把关于孩子驯良与否的论题引出来。

差不多二分之一的篇幅花在了引题上,在一般文章中,可能是比较不经济的,但是在杂文中,这却是造成“杂”的感觉的一种通用方法。这是因为要论述的问题很抽象,甚至比较枯燥,聪明的作者愿意花较多感性的篇幅让思绪活跃起来,把严肃的问题感性化。这也是许多杂文常用的手法——论述力求集中,行文却可以随意自由,从纷繁的日常现象中作出深刻的分析。

对杂文来说,分析的过程,层次的丰富与否,比之结论更为重要。鲁迅的杂文往往以层次曲折丰富见长,一般人能分析出两个层次的,鲁迅能分析出四个乃至五个层次来。

本文中关于“驯良”观念,就曲曲折折好几个层次:第一,驯良并不一定都不好。第二,对一切都驯良,没有出息。第三,听从前辈的话,要有条件。第四,表面上装得听话,实质上耍阴谋,更可怕。第五,把孩子天真地骂爸爸“什么东西”作了翻案,希望他们是一个“东西”。

曲折有致、左右逢源、涉笔成趣,充分表现了鲁迅杂文犀利而富于诙谐的风格。

关于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关于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抓住思路变化和发展的关节点以及变化的过程,同样适用于议论文的分析,也许还更为方便。因为议论文比之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论点的变化和深化更明确。其关节点和贯通性更为显著。

以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名篇《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为例,传统的教学法,除了拘泥于段落大意以外,还拘泥于证明反驳以及论点、论据、论证,硬要分析出什么地方是证明,什么地方是反驳,难免削足适履。其实,这种文章的关键之处在于鲁迅的思路灵活而曲折地深化,每一次曲折、每一次深化都有出奇制胜之妙。

1. 中国人先是“自信”自己国家的“地大物博”,这是盲目的。

2.“九一八”事变,遭受日本侵略,“自信”变为失掉自信。

3. 相信地大物博,不是“自信”,而是信“地”;受了侵略,相信“国联”,则是“他信”。

4. 国联不能信了,变成了求神拜佛,这是“自欺”“迷信”。

5. 但是,中国还是有自信之人的,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等。

6. 结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统治者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7. 要论中国人的自信,必须不被脂粉所诓骗,要看筋骨和脊梁。

8.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整体的逻辑曲折多变:

关于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自信——失掉自信——他信——自欺——还是有自信——失去自信的只是一小撮。

要深刻分析文章,领悟文章的妙处,关键不在于段落的归纳,界限的纠缠,而在于从复杂的段落结构中,抓住观点的转化和发展的层次。层次越是向前推进,思想越是深化。层次丰富,转折自然而又巧妙,这才是鲁迅文章的独到之处。它几乎与段落无关,就是把所有的自然段都并为一段,也不妨碍文章的深邃。

这种以关节点和思路发展的层次分析法和段落大意的划分,在思想方法上是大不相同的。第一,它以文章的整体为目标,但是不拘泥于文章的全部,而是从中找出转折的关节、思绪的脉络、观念(关键词)的发展和深化。第二,它所注重的既不是简单的划分,也不完全是笼统的直觉,而是在抓住一个初始的观念、关键词,找出它和它派生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看它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转化和深化,甚至是走向反面(如从“自信”转化为“他信”,从“他信”到“自欺”)。这种方法是把思想的发展运动,乃至向对立面的转化放在第一位的。记叙文也是如此,如少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由不佩服、麻烦、煞风景,到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在得到她的《山海经》以后,又一次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真正感到她的“伟大的神力”,产生“空前的敬意”。抓住了这种感情变化的脉络,也就抓住了鲁迅的童心、幽默和作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对于朴质的、愚昧的劳动妇女的复杂感情,既有批评,又有同情,既有调侃,又有歌颂。这就不仅是对作品作全面的把握,而且是对鲁迅内心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含着眼泪的幽默,有了充分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