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九日》原文翻译赏析-潘希白-宋词三百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2 14:08

宋词三百首第248首潘希白的《大有·九日》。这是一首重阳感怀之作。上片写悲秋之情,重阳时节,岁华摇荡,且兼风雨,词人以宋玉、卫玠自比,可见悲秋愁浓。下片抒思乡之情,已近秋暮,然而仍在天涯飘零,几时得归?“秋已无多”句兼有忧时伤国之情,可以与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相参看。全词悲秋思归,情感沉郁,寓有末世哀歌,读来倍觉沉重。

大有·九日原文

大有·九日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

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攲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大有·九日》原文翻译赏析-潘希白-宋词三百首

大有·九日注释

卫郎:即卫玠。

“强整”句:用孟嘉落帽事。欹(qī),倾斜。

大有·九日译文

译文1

在戏马台前驰马,在竹篱下采菊,问今是何时?又到了重九。我正巧在此时归来,南山翠色葱茏还依旧。昨夜里卧听风雨潇潇,全不像登临游赏的时候。我像宋玉满腹悲秋情怀,又像卫郎身体多病消瘦。

我独自佩带朱萸,空对着一杯苦酒。听捣衣的砧杵声声,便觉得秋寒悄悄袭我衣袖。秋光已所剩无几,早已是处处败荷残柳。我强自端正歪邪的帽檐,曾经向天涯频频搔首。多少次我怀念家乡的莼菜鲈鱼,在那霜冻之前、鸿雁归后。

译文2

纵马古台前,采菊东篱下,问时光何其匆匆,又到了一年重阳佳节。正值此时归来,南山依旧苍翠如昔。昨夜窗下听那风雨凄凄,再也不像昔日登临感受,只觉心如宋玉悲秋,身似卫玠消瘦。

佩上红色茱萸,独对一樽美酒。那砧杵之声搅动微寒,暗暗侵袭衣袖。秋天已所剩无多,遍地尽是残荷衰柳。曾经多少次,人在天涯,向着故乡频频搔首,又勉强整好歪斜的帽檐。曾经多少回,在霜冻之前、鸿雁去后,反复回想起故乡莼菜鲈鱼滋味。

《大有·九日》原文翻译赏析-潘希白-宋词三百首

大有·九日题解点评

题解

此词为重九悲秋思归之作。潘希白历经宋室由衰至亡,对秋光渐老,年华逝去,国运日蹙,身怀悲慨忧伤,因而全词情感沉郁凄绝。全词情调凄绝,深有悯时伤世之悲。却又意绪淡泊,有清空萧飒之气。

清代查礼《铜鼓书堂遗稿》赞曰:“用事用意,搭凑得瑰玮有姿,其高淡处,可以与稼轩比肩。”

评点

本篇为重阳节感怀之词,抒写了重阳节时伤秋思归的意绪,满篇衰飒之气,有悯时伤世之慨。

上片写重九前夕风雨乍起,兴起悲秋情怀。开篇六句化用了南朝宋武帝重阳登戏马台以及陶潜重阳日把酒东篱两个典故,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感触。“戏马台前”,说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以徐州为指挥中心进行北伐,适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戏马台上大宴群臣、诗酒庆重阳一事。东晋末年,刘裕亲率大军从戏马台出发北伐,一度攻破南燕,控制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收复洛阳、长安两地。南宋时期,主降派在朝中执掌大权,主战派备受打压。虽然也有一段时期,北上抗金的势头较旺,但终因用人不当、知难而退等等因素,导致抗金战役诸战皆败。因而,主张北伐并取得骄人战绩的刘裕就成为南宋爱国志士心中的榜样。“采花篱下”,说的是陶潜辞官归隐田园,在重阳佳节采菊之事。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关乎词人想要表达的两种感触:用刘裕典故,意在呼吁北伐,收复江山,兴国安邦;用陶潜典故,意在表达壮志难酬,想要归隐。一入世、一退隐,两者看起来矛盾,实际上这正是南宋时众多爱国文人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理解这一点后,就不难读懂本词。结尾几句词人再用宋玉悲秋、卫玠消瘦两个典故,暗示自己因忧愁满腹而消瘦憔悴。

下片写重九登临的冷清,抒写游子愁怀和怀乡思归之情。开头两句切合重九来写,“空对酒”,写其心情极度的忧郁感伤。“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与上片“都不是登临时候”相呼应,写出国势每况愈下的哀愁。

全词情调凄绝,透露出一种末世的哀伤情调。《铜喜鼓书堂遗高》评曰:“用事用意,搭凑得瑰玮有姿,其高淡处,可与稼轩比肩。”

《大有·九日》原文翻译赏析-潘希白-宋词三百首

大有·九日作者简介

潘希白(生卒年不详)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宝祐元年进士。存词仅一首。

更多潘希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