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1 02:22

《采桑子·九日》作品原文

采桑子

九日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采桑子·九日》注释译文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陈师道《清平乐》:“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③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④六曲屏山:六扇之屏风。赵孟坚《花心动》:“斗帐半褰,六曲屏山,憔悴似不胜衣。”

【译文】

深秋时节,我远行塞外,不知道家乡可有谁在思念我。落叶纷纷,遮住了漫长的回家之路,在闺阁里等待我归去的她,比梦境更遥不可及。此时正是重阳佳节,须珍惜这与平日不同的风光。心头那黯然销魂的感觉,并不是因为登高望远之故,而仅仅是因为思念。这也是北雁南归的时节,我却不能归去,寂寥的况味也就越发难挨了。

《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采桑子·九日》赏析评点

【赏析】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九月九日,性德出使北塞,途中登高怀远,思及亲人,作有是词。在木叶萧萧的深秋,值此佳节,有谁在想念深入绝塞的自己呢?路途如此遥远,恐怕连梦中相聚都是奢望了。在本应团聚的重阳佳节,这种孤独感就更为强烈了,而风景的萧瑟加重了凄清的氛围。

词题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民俗逢此日当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而性德此时正出使塞外,不能南归与家人团聚。推测此词当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出使觇梭龙之时。

康熙二十一年(1682)九月九日,容若出使北塞途中,登高怀远,思及亲人,有是词。在木叶萧萧的深秋,还有谁在想念深入绝塞的自己呢?路途如此遥远,恐怕连梦中都难以相聚。到了重阳佳节,这种远离亲人的孤独感就更为强烈了,而风景的萧瑟,加重了凄清的氛围,更使人黯然魂销。

【汇评】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作者于九月份在塞外有两次,一次是康熙二十一年八月至十二月去梭龙侦察,一次是二十二年扈驾去五台山。去五台山时已在九月中旬,故此词当作于二十一年九月。”

《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