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0 22:53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作品原文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

冯惟敏

有眼无睛,何曾识好人。

侧耳听声,强将假当真。

举世见钱亲,穷胎为祸本。

满口胡云,休言清慎勤。

一味贪嗔,休嗔我笑君。

我笑君贪财不顾身,昼夜无穷尽。

更不辨苍白,何处寻公论?把英雄折倒的沿地滚。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作品赏析

《纪笑》组曲四首是作者遍阅人世、参透机关之后所写的“警世通言”,直刺世上追名逐利之人,暗寓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组曲运用豪辣的语言、犀利的笔锋、生动的比喻、谐谑的夸张,表现出作者直戳脊梁骨式的大胆嘲笑,嘲笑之中既有斥骂污浊人世的强烈愤激,又有及时置身世外的些许自得。作为组曲曲眼的“笑”,是作者面对丑恶世相毅然采取的鞭辟入里的抨击方式,也是作者游走浑浊人世决然选择的傲岸不屈的人生态度。曲中作者嘲笑的对象特指“他”“君”“伊”,结合以泼辣灏烂的言辞,给人一种找准对象、劈头痛骂的畅快淋漓之感。这样的表现手法颇有鲁迅杂文的意味,“贬锢弊常取类型”,曲中形象鲜明的“这一个”实质就是社会上“这一类”的典型代表。所谓“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透过作者对汲汲于名利的群小锋芒毕露的刻画,能够深切体察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普遍现实。

“有眼无睛”是组曲的第三首,讽刺见钱眼开、拿钱断事的贪官污吏。首二句作者从眼、耳来刻画官吏只开钱眼、只闻钱响的丑恶嘴脸,直接揭露官场只要有钱就能变黑为白、指曲为直的无法行为。“举世见钱亲”直摹世相,“穷胎为祸本”正话反说,此二句一正一反直击“钱”欲横流、受穷耽灾的扭曲的社会现实。“满口胡云”和“一味贪嗔”二句,写出黑暗官场官吏聚钱敛财的贪虐行径和作者作为传统士大夫内心坚守的为官准则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正是这种无法消除的矛盾冲突让作者理直气壮地以直率爽辣的“笑”来回应。作者以夸张而真实的笔调写笑的内容“贪财不顾身,昼夜无穷尽”,将官吏无耻的贪婪一气道出,鄙薄厌憎情绪溢于言表。“清慎勤”是作者的为官信条,而且居身官场之时秉持力行。作者所说的“清慎勤”不只是高悬衙署公堂之上的匾额装饰,更源于他守正爱民、不畏强权的拳拳真心殷殷真情。面对凭钱运转的官场,作者发出的感慨是“何处寻公论”,这是关心民瘼的作者为广大平民百姓发出的深切呼号,满心同情之外更有作者义愤填膺的抗争!曲末作者用俳谐的口吻写出是非颠倒、曲直不辨的官场竟“把英雄折倒的沿地滚”,黑暗官场屈煞英才,使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英雄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凄苦无援的普通百姓!此曲激昂谐谑的情绪之下散溢出来的是作者对官场的批判,是内心深处忧患民生疾苦的一丝悲凉辛酸。

小令的语言描写中虽有谐谑夸张的成分,但不乏真实生活的底色。作者“纪笑”,实质记下的是自己对人世和人生的深刻反思,通过散曲创作的艺术形式进行书写,以此警示世人和自己!

(曾卜)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作者简介

冯惟敏(1511—1580?),字汝行,号海浮山人,山东临朐人。明代著名的散曲和杂剧作家。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授涞水知县。历任镇江教授、保定府通判,左迁鲁王府官,穆宗隆庆六年(1572)自免归。著有《海浮山堂词稿》《山堂缉稿》《冯海浮集》《石门集》及杂剧《不伏老》和《僧尼共犯》。明王世贞《曲藻》赞其北调“独为杰出”,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称其《僧尼共犯》“刻画之极,渐近自然”。

《双调·玉江引》纪笑(四首其三)原文赏析-明代冯惟敏散曲

更多冯惟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