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赏析-宋代朱淑真古诗-水样柔情的心灵画卷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2:23

秋夜作品原文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夜作品赏析

夜,已经很深了,她坐在窗前却一点睡意也没有。也许是因为时令已届深秋吧,浑身感到轻微的寒意。不经意间向四周一打量,窗外,天高云淡,星月皎洁,宇宙空间,清明澄澈;室内,烛光淡薄,洁净无尘,绿窗幽静,空气清新。她想,用“清”字来形容这秋夜的环境气氛,真的是再贴切不过。当年欧阳修在《秋声赋》里形容秋的形态,不也说是“其容清明”?当然,四壁萧然,空空荡荡,孤灯独对,形影相伴,就连自己心头的感觉不也透出几许凄清?

她为什么要“烛花频剪”?是因为冥然枯坐,百无聊赖么?

记得她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灯花只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秋夜牵情》)。正因为那么多“烧心事”,就连宽大的罗袖也拭不干常湿的泪眼。看来,她之所以“烛花频剪”,也无非是想借这种下意识动作排解一下心头不宁静的思绪罢了;可是,那些“烧心事”搅得人心里像一团乱麻似的,“剪不断,理还乱”,纵然你一次又一次频频剪烛,又怎能驱赶心头郁积的乌云?

读者也许会想,诗人有什么样的“烧心事”呢?

她自己既然缄口不言,我们又何必去窥探人家的隐私?与朱淑真在诗坛齐名的李清照女士也说过:“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什么样的“烧心事”,不也是讳莫如深?

快三更天了,总该“铺床”睡会儿吧。

于是,诗人开始整理床席了。也就在“铺床”的那一刹那,她忽然发现床上铺满了洁白的月光。诗人意识到这是从梧桐叶缝隙间筛落下来的。她抬头看看窗外,只见梧桐树的缺口处,月光十分明亮哩!不用说,那刚刚萌生的一丁点儿睡意,早就被这明亮的月光驱赶得无影无踪了。

这后两句诗人写“月”,用修辞学上的顶针格,读起来悱恻缠绵,柔情缱绻;写“梧桐”呢,前后凡两见,这就耐人寻味了——

在诗歌史上,“梧桐”常常充当相思和愁绪的语码。白居易《长恨歌》写李隆基对爱妃杨玉环的苦苦思念:“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写深闺思妇的离情:“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为了表达愁思,写得更惶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这些诗人都是把“梧桐”和“秋雨”联结在一起,是想用“秋雨”来逗出愁苦人的眼泪么?朱淑真却蹊径独出,她偏偏把“梧桐”和“月光”联系起来,乍一看,仿佛是想给愁苦的心灵渗入一丁点情感的亮色;可是,写作常识告诉我们;以乐景写愁情,其情更苦。女主人公要不是满怀幽情苦绪,怎么会在漫漫秋夜长夜无眠呢?

乍一读,这首小诗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写景,没有一句是抒情。细细一品味,哪一句不是描写女主人公情感的波动?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支女诗人在烛光闪烁下的“秋夜”低吟,倒不如说是一幅描画女主人公水样柔情的心灵画卷。

秋夜作者简介

朱淑真(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北宋绍圣间在世,一说南宋绍定间在世。出身仕宦之家,尝随父宦游吴、越、荆、楚间。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亦能诗。

有《断肠集》、《断肠词》。

更多朱淑真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