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赏析-宋代李弥逊古诗-百无聊赖看春归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2:22

春日即事作品原文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春日即事作品赏析

窗外,密匝匝的细雨,如丝如缕,撕不开,扯不断,仿佛织起一张铺天盖地的巨网,是想网住即将消逝的春天么?长堤垂柳的千尺柔条尚且不能系住春姑娘的裙带,凭你一张雨网,还能使春光永驻人间?诗人也自知缺乏这份能耐,于是,妙不可言地遣出一个“欲”字,那意思无非是说,这不过是人的主观想象与一厢情愿罢了,其实,在这个“欲”字里,不正好流淌出一股“无计留春住”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春的消逝是无可挽回的了,你看,作为春的宠儿,曾经姹紫嫣红过的百花,不也随着暮春风雨悄然飘落枝头?它们悄无声息地“零落成泥碾作尘”,显出一副残败不堪的模样。诗人拈出“狼藉”一词,是为了表示对春花凋落衰残的惋惜,还是为了表达对春光匆匆归去的哀伤?

春在风雨中加快了归去的步伐,眼见这一天又近黄昏。诗人面对幽窗,既无可奈何,又百无聊赖,怎能不愁思如炽呢?

诗人忽然想起自己的现实处境来——

“张罗地”,本来是指人迹稀少、可以张开罗网捕捉鸟雀的地方。这里显然是暗用一个典故:

据《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载:汉代有位翟公,当时官居廷尉,掌管刑狱司法大权,你说,朝廷百官谁不来巴结他?于是整天车马盈门,热闹得很;后来失势了,丢官了,谁也不来了,真是门庭冷落得“可设雀罗”。在这里,诗人显然是用来指代自己的现实居所。诗作者李弥逊是一位正直的爱国人士,因为力主抗金,触怒了投降派权臣秦桧,被罢官归田,隐居在福建连江的西山。是啊,当你在朝廷上执掌某种权柄的时候,人们对你有所惧,或有所求,自然趋之若鹜,如今你失权罢官,达官显贵们为了保全各自的乌纱帽,避之唯恐不及,还有谁敢去登门造访呢?真个是“车尘不到”啊!

在这风雨黄昏,耳畔时不时传来归巢鸟雀的啼唱声,更反衬出山村的荒凉与寂静。诗人在“掩门”前拈出一个“自”字,仿佛是说,黄昏关门是自个儿的事;仔细一琢磨,那意思无疑是,再也没有了宾客,再也没有了等待,冷清清,空落落……一股孤独、寂寞的情感的潮水,不是悄悄地从这个“自”字中涌出么?

也许是人性使然吧,在朝廷任职的时候,偏偏你又是一个正义与爱国的人士,对黑暗腐朽的官场痛心疾首,对那些奸佞狡诈的权贵恨之入骨,觉得羞与他们为伍,总想退隐林泉;及至真的退隐山林了,眼见朝政败坏,国势日颓,又觉得失去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不由生发出一股壮志难酬的愤懑……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开章两句不过是写暮春季节的天气与物候,后两句却是写诗人从现实处境生发出的幽居的寂寞情怀,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细细一想,写景是为了抒怀。眼见春光消逝,面对风雨落花,虽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这,不正与被无辜遭黜,宏图未展的心理相吻合?独处幽居,百无聊赖,虽不甘寂寞,却又难觅知音,还不是缘于夙愿未偿与报国无门?前后两联,景与境虽有差异,蕴含的情感不是息息相通么?

春日即事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自号筠溪翁,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历官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得罪秦桧,乞归田。晚年隐居连江(今属福建)西山。

有《筠溪集》。

更多李弥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