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赏析-宋代陈与义古诗-伤时忧国的花下悲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2:21

牡丹作品原文

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作品赏析

开章从回忆切入——

这首诗是写在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春。“一自”显然是回溯十年前,那还是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胡尘”,金兵铁骑践起漫天飞扬的尘土,用来借代金兵疯狂嚣张的气焰;“汉关”借代北宋都城,那一年,汴京沦陷。

第二句表达国亡家破的伤痛——

“伊洛”,原指伊河和洛河,都流经洛阳境内,这里用来借代洛阳。它既是北宋的西京,也是诗人的故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随着北宋灭亡,诗人的家乡也就被蹂躏于金人铁蹄之下。遥望“伊洛”,诗人只能用“路漫漫”来表达内心的伤痛:“漫漫”,不只是形容空间距离的漫长遥远,也昭示着复国还乡的漫漫无期。“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涉江采芙蓉》),古人的悲歌成了他望乡兴叹的哀吟;“路漫漫其修远兮”(《离骚》),屈子的求索也变成他茫然无措的歌唱!在“漫漫”一词中,既饱蘸着复国难期的煎熬,又何尝不隐含赍志以殁的忧惧!

后两句写寄迹他乡的凄凉心境——

也就是在绍兴六年,诗人因病告退,被任命为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他领了这份闲差事,寓居在浙江桐乡县北青墩溪畔寿圣院塔下。当时诗人刚满四十七岁,方富于年。在这里,诗人却用“龙钟”来形容自己的老态,可见他已是形销骨立,筋疲力尽,衰老得不成模样。是啊,国亡家破,流离失所,怎能不“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东风”,当然是用来借代春季。面对此时遭际,诗人哪有胜日寻芳的雅兴?也许是偶然邂逅吧,他看到一株迎春怒放的牡丹花。尽管牡丹丰姿丽质、国色天香,又怎能给天涯孤旅些许的精神慰藉?诗人之所以拈出牡丹来,无非是因为洛阳牡丹号称天下之冠,见牡丹自然会勾起对阔别十年的伊洛的怀念!

在这里,有两个词特别值得玩味——

一个是“龙钟客”的“客”字。照理说,诗人是领着朝廷的差事,来青墩任职的。诗人却以“客”自喻,无疑,在于传达出一种漂泊他乡的人生况味。在这个“客”字里,蕴含着背井离乡,客居异地,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凄凉。

另一个是“独立”的“独”字。在通常意义下,赏花是个人行为,并不一定要群体活动。在这里诗人显然另有所指:当时朝廷以高宗赵构为首的一伙人,投降声浪甚嚣尘上,主张抗金报国者备受摧残打击,与诗人志同道合坚持抗战又能有几人?在这个“独”字里,不也包含着孤立无援,彷徨无助的寂寞与忧伤?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的,借牡丹的题材来表达国破家亡的伤痛,“在南宋诗词里常常出现”。如陆游《赏北园牡丹有感》:“周汉故都迹岂远,安得尺驱群胡?”尽管长安、洛阳并不遥远,又有谁能扬鞭执杖赶走胡人呢?刘克庄《昭君怨·牡丹词》:“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昔日贵族的牡丹园,如今却淹没于荒烟蔓草中,不也表现出祖国陆沉,家园破败的哀伤?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赏牡丹的短唱,倒不如说,是诗人见牡丹而谱出一支伤时忧国的悲歌。

牡丹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自去非,号简斋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第,历官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南渡后,官至参知政事。是江西派“三宗”之一。

有《简斋诗集》。

更多陈与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