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风·墙有茨》原文赏析-诗经《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8 00:37

鄘风·墙有茨原文

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诗经

《鄘风·墙有茨》原文赏析-诗经《风》

鄘风·墙有茨赏析

鄘也是一个小国。说是一个国,但它实际上比一个县还小。现在河南省的北部有一个淇县,在商朝的时候是首都朝歌所在地,它的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城镇叫荣城,这个地方就是古代的鄘国。鄘国虽然小,却出了很多诗人。我从《鄘风》里面选了三首诗,今天先讲《墙有茨》。有很多专家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卫国国君的,但是我觉得,把它当作“说黄段子可耻”来读,恐怕更合适。

1.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2.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3.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这个“茨”,就是刺刀的“刺”,“墙有茨”就是说这个墙的上面有刺。我们现在还能看见这种现象:有些人家为了防贼,弄了些碎玻璃,尖尖地插在土墙上头;还有很多小区,大门口铁门顶上都是尖的,都是“墙有刺”。古代没有玻璃,是用一种叫“棘针”的植物,就是我们讲《邶风·凯风》里面说的酸枣树的刺,把它插在墙头。从前,黄河流域一般的民居土墙上,都是插的这种棘针,也是用来防贼。“墙有茨”就是古代的“墙有刺”。

“墙有茨,不可扫也”,是说墙头上的刺,你不能把它扫除了,要让它留着。为什么呢?你扫除了,贼就会翻进去,任何人都可以翻墙进来,就不能“严内外之防”了。“中冓”是倒装语词,就是“冓中”。“冓”是房屋的结构,“冓”字加一个木字旁,就是正体字结构的“构”。古代民居的房顶,两边是斜着合拢来的,这样的结构就叫“冓”。“冓中”是指屋顶以下的部分,就是屋子里面。“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就是说我们说话要分内外,房间里面说的话,不能够拿来到处传播,“道”就是传播。因为“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这个“所”,是“是”和“若”两个字的拼读——你把两个字读快一点,发音就成了“所”,就是“若是”的倒装。若是拿到外面去说,就“言之丑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中冓之言”,实际上指的是男女枕席之间的话,只不过这位写诗的古人觉得用词要朦胧一点,不要说得那么露骨,所以就只说是“中冓之言”。这样的话当然不能传播到外面去,拿到外面去讲,就不够文明,有伤风化,所以就是“丑”。“丑”的古音和“扫”、“道”是押韵的。

第二章:“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这个“襄”可引申为“除掉”的意思,“不可襄也”,就是说墙上安的那些刺,不能把它们除去。详者,详细也。这个“长”不读cháng,如果理解为“说来话长”,那就完全错了。从汉代的儒生,直到朱熹朱夫子,在讲这个“长”的时候,都讲不清楚,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脏”。所以这一章后面的两句诗,和前一章那个“言之丑也”是一样的:房中之事,不能够拿出去详详细细地讲,若是那样去讲,就太脏了。这个读音不是我发现的,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很有名的何剑熏教授,他本来是重庆大学中文系的主任,后来也是“右派”。“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我去看他,我们两个“右派”在茶馆里聊起这首诗来,我就问他:“那个‘言之长也’是什么意思?”当时我还读成“cháng”。他说:“那个长就是脏。”可惜何教授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去世了,他没有写出文章来说这个问题,现在我把他的发现介绍给大家,也是借此机会纪念这位长者,我的老朋友。

第三章:“墙有茨,不可束也”,是说墙上的那些刺不能把它们收起来。束就是捆,就是收敛起来。“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是说那些床上的话,不能够点断整理,若是那样搞的话,说出来就太耻辱了。这个“读”的古音可以读作dòu,需要多讲一下,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了。从前的书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拿到书后,要自己用标点符号去“点断”,标点符号只有两种,画一个圈叫句,点一个点叫逗。这个“读”就是逗。不过这里还是读“dú”,是诗歌的韵脚。

这样把三章都弄清楚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是诗人在劝某些人不要讲黄段子!看来,黄段子在古代一样有,也还有人津津乐道。低级趣味的人,哪朝哪代都是有的。但是斯文人还是觉得这是不好的,要给以提醒和批评。如果我们用这位诗人的观点,来批评现在那些讲黄段子的人,我们就要说:“段有黄也,不可讲也。所可讲也,言之脏也!”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