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风·桑中》原文赏析-诗经《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8 00:38

鄘风·桑中原文

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经

《鄘风·桑中》原文赏析-诗经《风》

鄘风·桑中赏析

这首诗分为三章,可以看作是“恋爱三部曲”:先是在城外桑园中约会,然后一对情侣就去了高级宾馆,第二天又在淇水河边上送别。但每一章之间的差异很小,只有三个字在变化,说了三件不同的事情。但是三件不同的事有共通之处,所以它的后半部分完全是一样的,就像歌曲的副歌部分,在那里反复咏叹:“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里的“期”是约会;“要”读平声,就是“邀请”;所谓“上宫”,就是古代的高级宾馆;“淇”原来读音是jī,指淇水,是朝歌城附近的一条河。

从诗句上看,这是一个花花公子在那里炫耀,说人家女子和他约会,又把他带到宾馆,又依依不舍地送他——反正都是女方主动,所以他非常得意。每一章前半部分的那个语气,明显是在显摆:

1.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2.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3.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每一章的前一半,他都是在那里得意洋洋地自问自答。一开始的那个“爰”,是两个字拼读的发音,“于”和“焉”,它的意思也是“于焉”,就是问“在哪里”——你们说我在哪里“采唐”(“唐”的本义就是甜菜,所以它加一个米旁就是“糖”)呢?就在朝歌城外嘛!(“沬”就是古代的朝歌城,“沬之乡”就是指朝歌城的郊外。)云就是“说”,“云谁之思”又是倒装,就是“说在思谁”——你们说我在想哪一个呢?“美孟姜矣”就是“那个漂漂亮亮的姜家大女子嘛”!后面两章和第一章完全一样,只是换成了“采麦”“采葑”。“麦”是麦子;“葑”是“蔓菁”,我们在《邶风·谷风》里面讲过的。约会的地方换成了“沬之北”“沬之东”,就是朝歌城的北郊和东郊。为什么说他是花花公子?因为他不仅换了地方,他连人都换了——姜家大妹子变成了弋家和庸家的大妹子,没隔几天,连换了三个对象,而且从“要我乎上宫”这一句来看,这几个对象大概都是贵族人家的女子,所以他才拿出来在人众面前炫耀,显摆自己好有艳福,觉得多有脸的。

我们会想:这样的花花公子,怎么不拿来批判,还任他这么显摆呢?这是因为,它不过是一首诗,又不是要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我们可以看得活些,不要把它当成了报纸的新闻,要是那样看的话,哪有这么巧——三部曲都是一样的?每次还都是人家屋头的大妹子?咋个不是二妹、幺妹呢?怎么都是在桑树林中约会?还都是被人家带到高级宾馆里面去?哪有那么回事呢!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是诗人在讽刺那个到处猎艳的花花公子。从诗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技法可取:通过那个花花公子的语言,把那种显摆、炫耀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也是艺术之美嘛。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