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9:35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出自《国风·鄘风·君子偕老》,原文是:“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原文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诗经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出处赏析

赏析

宣姜是齐僖公之女,长大之后,到了15岁及笄之年,容颜绝美,美名传遍了各个诸侯国。卫宣公听说齐僖公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儿,便为自己的儿子,十六岁的公子伋聘娶了她。但关于齐女美貌的传说越来越多地传到了卫宣公的耳中,他不禁生了异心。

卫宣公先是支开公子伋,派他出使宋国。然后命令大臣在迎亲必经之路上修筑了一个华丽之极的新台。在迎亲之时,卫宣公居然自己跑到新台娶了齐女,从此齐女便成为了卫宣公夫人,从此,她便被称为宣姜。

诗经中,记录下了卫国的老百姓讽刺这件事的歌谣: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序》解说:“《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

美貌的少女宣姜嫁到卫国,本来是以为嫁给风华正茂,宽厚仁慈的公子伋,却没想到揭开红盖头的是个半老头子,因此起初悲痛伤心不已,并向父亲哭诉。父亲齐僖公开始也愤怒了一阵,后来一想,卫宣公是一国之主,宣姜嫁给国主,自然比嫁给公子伋对齐国更有政治利益,于是还反过来安慰宣姜,等于是默认了这件事。宣姜也只好认命了。

过了三年,宣姜连生二子,长曰寿,次曰朔。卫宣公因偏宠宣姜,因此也宠爱她生的两个儿子,想把江山传给寿或朔兄弟。但公子寿天生仁慈,与公子伋性情相投,两人便如同胞兄弟一般相爱,因此卫宣公便并未坚持要废太子。但公子朔觊觎王位,多次在母亲宣姜前挑拨离间,说公子伋的坏话,结果宣姜对公子伋不满,以为伋会危害到自己的儿子,便与公子朔一起向卫宣公进言。

于是,卫宣公想废黜公子伋,于是派公子伋到齐国去,并且事先安排下了刺客,等待太子经过便暗杀。公子寿得知了这件事,大惊失色,匆忙赶来,告诉了公子伋。

谁知道天性仁孝的公子伋听后只是叹息,说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不肯逃走。公子寿见公子伋不走,无可奈何,于是便带美酒佳肴到公子伋船上饯别,趁机灌醉了他,然后便窃取了公子伋的白旄前往齐国。那刺客望见白旄,只当他是公子伋,二话不说,就砍下了公子寿头颅。

公子伋一觉醒来,见身边不见公子寿,心想不好,赶紧追赶,但是赶到之时,只见到弟弟的尸体,大哭:“所当杀乃我也。”刺客又把公子伋也杀了。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出处赏析

《诗经·二子乘舟》就记载了这件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暇有害!

卫宣公失去了两个儿子,只好立公子朔为太子。而他也受到了重大打击,第二年便死了。公子朔继位,为卫惠公。卫国许多支持公子寿和公子伋的贵族不服,于是发动了政变,赶走了公子朔,立公子伋之弟黔牟为卫国国君。

公子朔逃亡齐国,请求齐襄公出兵辅助自己夺取政权。齐襄公担心妹妹宣姜的安危,立即派人赶到卫国交涉。

当时齐国国富兵强,是诸侯国中的霸主,卫国自然不敢得罪齐国。但为了齐国的政治利益,齐襄公竟然提出了一个馊主意:既然卫宣公和公子伋都已死了,宣姜无依无靠,那就让宣姜改嫁公子伋的同母弟弟公子顽吧。于是,宣姜又下嫁了公子顽。就这样,公子朔终于重新坐稳了王位。

对于一嫁再嫁,而且嫁的人都令人啼笑皆非的宣姜,卫国人也不屑一顾,语带讽刺: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毛序》解说:“《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

宣姜其实是齐国姜氏姐妹中个性最温和,面目也最模糊的一个,她的命运从来不由自己主宰,只能被动地听从父兄的安排,也无所谓幸福不幸福。在历史记载中,在各项传奇中,她渐渐淡成了一个朦胧的影子。

后来所幸的是,后来宣姜与公子顽感情很好,他们生了三男二女: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出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