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哀郢》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23:39

九章·哀郢

屈原

九章·哀郢原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而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彼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其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九章·哀郢译文

老天总是反复无常,百官为何震惊失态?

我远离君王与家人,在这仲春二月向东流放。

离开故乡逃奔于远方,沿着长江、夏水流放。

走出城门无比难过,在这甲日的早晨,我开始起程。

从郢都出发远离家乡,心情迷茫不知走向何方。

船桨齐举却行进缓慢,可怜我再也不能与君王相见。

望着高大的楸树而叹息,眼泪如同雪珠纷纷落下。

过了夏首又将船掉头西行,想再回头看一看城门已经看不见了。

我内心悲愤暗自伤怀,前路茫然不知何处可以落脚。

我只好顺着风儿随波逐流,于是就显出一副漂泊无依的样子。

乘着滔滔江水,船飘飘悠悠如同孤雁不知飞向何方。

内心纠结而无法释怀,思绪零乱而难以舒畅。

我将驾船顺流而下,离开长江进入洞庭。

离开了世代所居的家乡,我漂泊到东方。

为什么我的灵魂总想着回归故里?

又有哪一刻忘记过返回故乡!

离开夏浦后我仍思念着西边的故乡,哀伤家乡一天天离我越来越远。

登上大堤我向远望去,暂且舒散我内心的忧愁。

感叹这一带乡民的安居乐业,且江边还保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淳朴民俗。

江波汹涌,我的船该去向何方?

江面茫茫,我又能南渡到哪里?

谁曾想郢都的宫殿就要变成废墟,谁又想过郢都的两座城门即将一片荒芜?

我内心悲伤已久,愁绪有增无减。

距离郢都越来越远了,长江与夏水也没法渡过了。

时光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飞逝着,我竟有九年没回故乡了。

心中忧思郁结无法开怀,彷徨失意充满忧愁。

有人外表讨人喜欢,邀宠献媚,其实内心软弱不可依靠。

忠臣一片赤诚,愿为国效力,小人却纷纷从中作梗。

尧和舜的德行都很高尚,形象光芒万丈。

许多爱挑拨的小人嫉妒他们的才能,诬蔑他们不慈爱。

嫌弃忠诚耿直的贤人,喜欢那些巧言令色的小人。

那些会讨好的卑贱小人不断被提拔,而那些敢于直谏的忠臣则一天天被疏远。

尾声:我放眼四处张望,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如愿回故乡一趟?

远飞的鸟会想着回到旧巢,狐狸死时也总要把头朝向故乡山丘。

我实在是无辜遭受流放,哪日哪夜,我忘记过我的故乡?

九章·哀郢注解

皇天之不纯命兮:不纯命:天道无常命。

民离散而相失兮:民:老百姓。

方仲春而东迁:仲春:二月。

发郢都而去闾兮:闾:里门,指故园。

怊荒忽其焉极:怊:心中悲伤。

眇不知其所蹠:眇:通“渺”,前程渺茫。

焉洋洋而为客:洋洋:无所归依的样子。

凌阳侯之泛滥兮:阳侯:传说中的波神,借指波涛。

何须臾而忘反:须臾:一会儿,片刻。

背夏浦而西思兮:西思:思念西边的故园。

登大坟以远望兮:坟:水边的高堤或堤坝。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夏:通“厦”,高大的房屋,此处指楚国的王宫。丘:土丘,作废墟解。

至今九年而不复:复:返回故乡。

谌荏弱而难持:谌:确实,实在。荏弱:柔弱。

彼尧、舜之抗行兮:抗行:高尚的行为。

众踥蹀而日进兮:踥蹀:迈小步行走的样子,指竞相钻营。

狐死必首丘:首丘:头转向山丘,据说狐狸死时总要把头转向它所生长的山丘。

《九章·哀郢》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九章·哀郢延伸阅读

《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抵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

九章·哀郢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人,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 ) 。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更多楚辞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