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离骚》(四)长太息以掩涕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23:23

楚辞·离骚(四)

屈原

楚辞·离骚(四)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楚辞·离骚(四)译文

我那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感叹民生遭逢乱世而如此艰难。

我只是爱好修洁就遭受牵累,早晨刚进谏晚上就丢官。

他们罢免我因为我系蕙草的佩带,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蕙草和茝兰都是我倾心所爱慕的,为了它们就算万死也不后悔。

怨就怨君王确实昏聩荒唐,始终不理解我的心意。

众多女子嫉妒我美丽的容貌,造谣诽谤说我妖艳淫荡。

世俗之人本来就喜欢取巧,违背法度改变举措。

背弃是非标准追随邪曲,争着迎合讨好以为法度。

我抑郁苦闷,烦恼不堪,此时穷困窘迫多么艰难。

我宁愿立即死去随水流去,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雄鹰不与燕雀合群,自古以来就泾渭分明。

方的和圆的又怎么能吻合,道不同的人哪会携手同行?

我情愿委屈心志压抑情感,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坚守清白为正义而死,这本就为古代圣贤众口称赞。

楚辞·离骚(四)注解

长太息以掩涕兮:太息:叹息。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虽:唯,只。好:爱慕,爱好。修姱:洁美。鞿羁:比喻受牵制,受束缚。

謇朝谇而夕替:谇:谏。替:废。

既替余以蕙纕兮:纕:佩带。

又申之以揽茝:申:重复。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众女:指那些诽谤屈原的奸臣。嫉:嫉妒憎恨。蛾眉:指女子美丽的容貌,又用来比喻美德和才华。

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诼:造谣诽谤。淫:邪乱,淫乱。

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

背绳墨以追曲兮:绳墨: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这里比喻正道直行。

竞周容以为度:竞:争。周容:迎合讨好。度:法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忳:忧郁,烦闷。侘傺:不得志的样子。

宁溘死以流亡兮:溘死:忽然死去。

余不忍为此态也:此态:指小人谄媚的丑态。

忍尤而攘诟:忍受罪过和遭到辱骂。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服”,信服。死直:为真理而死。

《楚辞·离骚》(四)长太息以掩涕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离骚(四)延伸阅读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原谏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汩罗之渊自沉而死。淮南王安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又曰:“蜕于浊秽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宋景文公曰:“《离骚》为辞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矣。”

楚辞·离骚(四)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1]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2]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3]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4]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更多楚辞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