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赏析-宋代董颖古诗-天涯孤旅倦游吟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2:35

江上作品原文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江上作品赏析

江滨的沙滩上,一位形容瘦削的诗人在踯躅徘徊。是浪迹他乡、萍踪未定呢,还是天涯倦旅、想卜地栖迟?只见他久久地凝视着江面——

滔滔汩汩的大江,日夜不息地奔流。这里用“沧江”来指称,当然是因为江水是一派苍青的颜色,看来时令已届深秋了吧。诗人之所以用“万顷”来形容,无疑是为了突出江面的广阔无际,烟波的汪洋浩瀚;可是“秋”呢,只不过是岁序运行中的一个季节,不像大江,并没有具体形象,诗人却偏偏要量化它,在“万顷”沧江之上,居然看出“万顷”秋来。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固然显出艺术构思的妙处;可是在诗人眼里,不也意味着秋气弥漫、秋色无涯?

“自古穷秋悲寂寥”,在古代文人笔下,“秋”总带萧瑟凄凉的况味;诗人把“秋”渲染得那么无涯无际,在潜意识里是否含有隐隐的惆怅和淡淡的乡愁?

再翘首长天,万里晴空,蔚蓝如洗,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诗人妙手拈来“镜天”一词,把“天”比成光洁无尘的明镜,真的是再确切不过。这时候,只见“一双”白色水鸟在低空款款飞翔,俨然两片洁白的雪花飘飞在蓝天碧水之间,给宁静的秋江平添许多生趣,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耐人寻味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前看到飞上青天的是“一行白鹭”;李清照在溪亭泛舟时惊起的是“一滩鸥鹭”。“一行”也好,“一滩”也罢,都是以群体计;是啊,水鸟们什么时候不是群飞群止?诗人董颖却说是“一双”,明确地以个体计算,还要表现成双成对,仔细一琢磨,他也许是有感于自己孑然一身的孤独吧。

据洪迈《夷坚乙志》说,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为稻粱谋,经年奔走在他乡的路上,常常弄得席不暇暖。这一天,姑勿论是偶然邂逅,还是如期而至,他来到江边,凝神远眺,他想干什么?又在想些什么?

只见他轻轻地抚摸着身边沙滩上才几尺高的弱柳,是有心爱抚呢,还是一种下意识动作?他好像是在同弱柳说话,也好像是喃喃自语:小柳树呀,等你长大了,枝条成荫了,我还要在你身上系上我垂钓的小船哩!

也许是因为唐宋时期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吧,诗人们常常把垂柳作为别离的象征物;怎么啦,董颖却反其道而行之,想让还没有长大的弱柳长大以后系住自己的行舟呢?

细细一想,明白了:诗人不明明是厌倦了流浪生涯,想过上短暂的安定生活么?是不是能如愿以偿,白云苍狗,斯须变幻,谁又说得清呢?我只是想说,像董颖这么有才华的诗人,并不敢奢望“黄金屋”,也不敢希冀“颜如玉”,只想把钓舟系在垂柳上,寄迹于烟云泉石间,过上简朴安定的渔樵生活,可是连这一最起码的生存要求尚且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你说,这究竟是命运之神的吝啬呢,还是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

诗章中把小柳树直呼为“汝”,这种自然人化的妙用,不但反映出诗人纯真的童心,也给诗章增添了几分谐趣!

江上作者简介

董颖(生卒年不详)字仲达,德兴(今属江西)人。绍兴初,从汪藻、徐俯游。

有《霜杰集》,已佚。

更多董颖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