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曲》原文赏析-谢朓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19:51

江上曲原文

江上曲

谢 朓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江上曲》原文赏析-谢朓古诗-南北朝诗歌

江上曲赏析

江上曲,诗题已明确标明这是一首乐府诗。自汉乐府为诗歌输入了新鲜血液,魏晋以后的诗坛便出现了新面貌,这首情真意浓的情诗,便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的成功例证。

“易阳春草出”,诗一开始就写一幅阳光拂煦的春景,既是男女幽会的背景,也是爱情萌生的象征。这里用了典故,却不露痕迹。枚乘《菟园赋》曰:“邯郸襄国,易阳之容丽人,及其燕饰,子相与杂沓而往款焉。”是说邯郸、易阳的男女青年,在春天到菟园游乐,遂相爱恋。诗人熔冶古人诗文,唱出了爱情的赞歌。第二句写男女青年漫步于菟园,直至日暮尚不忍离去,都是为了意中人,但还是心照不宣。随着时光的推移,初夏来临,莲叶舒张,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良辰。乐府诗《江南》有“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句,田田挺秀的莲叶间,男女幽会,表现出无限欢乐的情景。但爱情的发展也时有波澜,诗人用“淇水不可渡”一句写出了爱情的曲折。“淇水”在《诗经·卫风》中是一条爱河的形象,像巫山云雨一样象征着爱情。《氓》中的女主人公渡过淇水嫁给意中人,当她被离弃的时候,淇水也为之暴涨。诗人说“不可渡”,正是暗用了淇水暴涨的形象,隐约传达出爱情的不可骤得,诗人对人物心理的微妙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致。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宛如一个男青年隔水高歌表示衷情,他发誓要与爱人千里相随,永不分离。他的挚情终于感动对方,“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这两句写出一对恋人幸福地荡舟于湖光山色中。至此,诗人写完了一对恋人从游春到相识相爱的过程,在抒情中包含着情节的发展,既有民间情歌的直率大胆,又有文人式的含蓄委婉。

《诗品》说谢诗“善自发端”,的确,这首诗发端一句的背景描写,为爱情喜剧的发展增色不少。而结尾两句也写得韵味悠长,一对情人的相依相伴,乃至结为亲眷,顺理成章,诗人如果在结尾明确写出未为不可,但一定会缺乏形象和诗味。小谢采取江上采菱、南楚共歌的生动形象,表现他们终生相伴、共同劳动的幸福。采菱船穿梭往返,歌声此起彼和,一派欢乐幸福的气氛。诗人不必点出,这种形象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品味余地,诗写完了,人物和诗情还长留在读者心中。

(周满江)

【诗人名片】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出身贵族,母为宋长城公主。仕齐至中书吏部郎。齐东昏侯永元(499—501)初江祐等谋立始安王遥光,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企图引他为党羽,他不肯依从,致下狱死,年才三十六。谢朓诗风格秀逸,为当时作家所爱重,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见《太平广记》引《谈薮》,谢朓的所谓“新变体”的诗已有唐风,对于五言诗的律化影响极大)。

更多谢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