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宋代关于情爱心歌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7:53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原文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云遮断,频倚栏杆不自由。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宋代关于情爱心歌的古诗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

本词是一首从对面写来的伤离怨别词。

起韵因情载景,写女主人公远眺伤情的状态。“晚日寒鸦”的景象,适足以增添她内心的哀愁。而她之所以注意到这一景象,又是来源于其心理上的需要。二者之间,回环交流,重增悲致。“柳塘新绿”一句,写景清新,而景中含怨。“却温柔”的“却”字,下得有趣。它既写出春水方生、柳色回黄的温柔可爱,又以无灵的自然尚能“温柔”对待自己,来反怨恋人的不如柳色、不如春水,不够温柔。接韵点明离恨,语意重拙。这样的语言,表面上并不“漂亮”——如果认“漂亮”为诗意的一种,显然它也没什么看得见的诗意,但咀嚼之后,可知这是至情之文。它以“若教”的虚拟,和“不信”的强调,写出了白头全是因为离恨太深所致。这就通过普遍性的概括,将自己不能承载的太多离恨勾勒了出来。“白头”一语,下得痛彻,因为她是一个更敏感于美的衰亡的女性抒情主人公。

下片正面敷写她的相思之貌。过片先表明自己明知不能再承受悲伤、却忍不住相思之泪的极度痛苦,再接以“上小红楼”的相思远眺画面。这一句里的动作,可以说是才始发生的,也可以说是在全词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在此处点出,是对全词意境的一个补足。一个“重”字,将她多次上红楼登眺的过去也一并托出。这就形成一种语境上的暗示:她这一次泪水涟涟地登楼眺望游子归来,也只不过是如以往一样劳而无功的举动而已。结韵承接着这一句的隐藏意义而来,显得十分沉痛,十分无奈,把一个为情所困、无计可施的伤心人的痛苦写到了极处。她说自己并非不知道登眺的无益,并非不知道情人已经远在浮云之外,他们之间已经隔着重重云山,却控制不了自己一再倚栏眺望的念头。这里的“情知”与“不自由”之间形成的反跌式顿挫,把迷恋中人的心理状态揭示得十分透彻。作者竟然会有这样深挚的心理体验,并且能用笔墨,把这几乎不可言说的情感言说出来——他的心是怎样的晶莹剔透,能洞见常人的感情幽微处!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宋代关于情爱心歌的古诗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