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5:08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别离,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赏析

绍熙三年(1192)冬天,在福建提点刑狱任上近一年的词人,被朝廷召往临安听命。一年来,他出仕时微弱的复土希望已经转为失望的苦闷,而他对当政者的梦想也完全醒来。这一次被召,将他以往借花鸟虫鱼以排遣和抒发的不平和失望,完全激发了出来。在朋友盛情为他饯行的宴会上,他裁长恨而为短歌,写下了这首感慨万千的《水调歌头》。

此词起韵将两个“长恨”相叠,表明了无比深长的失志之恨,使以下的内容完全笼罩在起端浓郁的悲剧气氛里。接韵以“何人”一句暗点友人的同情,而以楚狂接舆自比。这一自比,一方面暗示出他因愤怨而接近发狂的情绪状态,又暗示出对于当政的极度失望和满腹牢骚。以下连用屈原《离骚》的语句,表明他与屈原相似的情怀和人格:想为国谋划出力而不可得,徒然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心而无计可施。作者在此借用屈原的系列比兴形象,表达自己清洁高尚、不同流俗的人品和操守。末韵即景指意,以门外之水作为隐士们歌颂的“沧浪水”,说它可以清洗自己身上的尘埃。

下片首韵,进一步强调上片隐居之意,引用前人对于“一杯酒”与“身后名”的褒贬,表明自己也希望醉别世俗价值,而自求肉体享乐的心情。这样的想法,表达了他在壮志难酬时的激愤。下韵即揭出这层激愤:人间万事都是如此不公而可恨,经常把毫发细事看得很重,把无价值的事与人,看得有极重要的价值,而把泰山那样分量的大事、伟人,看得比毫发还要轻。那么,面对这个颠倒黑白的世界,词人唯一能做的,不就是抛弃它而去吗?至此,词人对于他的时代风气和政局的痛恨,达到勃郁奋烈的程度。在激情上升至最高点后又宕开一境——以切合题面的别意,转入对于友情的抒发。他又用了屈原《九歌》的诗句,写他对于新朋友的难舍难分的别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他不作大丈夫翘首望远态,而是诚恳地表明:儿女之情是人人不免的古今至情,也是自己面对生别离的新相知时所具有的感情。这一对于儿女缠绵之情的肯定,并没有辱没他的人格,反而显出他的直率与诚挚。词末一结,以清醒的眼光,预见了这次被召的结果:不会是给机会以实现夙愿,至多不过是给他求富贵的机会。他对此表白道:自己本不以求富贵为目标,也不再留恋这黑暗的官场,将回归山水间,重与白鸥结盟。这一结,关合题面与上下片情意,是一篇“短歌行”的意眼所在。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招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