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1 05:23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作品原文

浣溪沙

清代:纳兰性德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作品赏析

西风乍起,凉意迎面拂来,不觉一阵惊寒:又是一年秋。浸润西风中,手持一壶浊酒,独自饮。这般西风,这般浊酒,不觉浮想联翩。昔日分离景况,立现眼前;悠悠古道,西风悯人,浑浊的黄酒,还有泪眼迷蒙的送行之人,交织在一起,渐行渐远,成了心中一个永远的铭记。

即便珍味无数,也注定是一场凄惨的别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聚,同欢饮。我的思绪越发凌散,忽地一声雁鸣。这北方的大雁,怎能解我的愁绪,依然似有欢意。我只愿将这片愁,寄给这将要南归的雁儿,哪怕也只能暂慰我愁思,姑且这般罢。

伴着思虑,不禁眺望,远处黄灿灿的菊花一片又一片,在微风的抚摸下,似浪般起起伏伏,却也好看,却也心酸。在这黄花绽开的时节,青云块块镶在天穹,就快要把天给缀满了。望着这青云,不觉心内又溢出愁情。蓦地,一股烽烟直逼碧色的云天。历史悠久的斥堠上飘起的狼烟,一股接着一股,伸向远方,这是戍守的兵士发出作战的讯号:敌人又来冒犯了。激烈的厮杀,整整持续了一天。到了黄昏,我随战友一起,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休整,以备再战。脱下了盔甲,解开了鞍鞯,马儿也累得直喘。饮着浊酒,盯着落日,再回想白日的惨烈。心生感慨: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人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想着想着,热泪脱眸,满面愁绪,皆是思亲愁情。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在外从军之人思念家人的情景。

全词可分为两部分。前三句为上片,写的是战争前的忆家的情状,下片写的是经过厮杀战斗后的恋家的情景。虽有两片,但却由一“愁”统辖。首句“欲寄愁心朔雁边”,直抒胸中压抑长久的“愁”,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愁”心无处寄送,秋日望见大雁,不由“我”心生此意。因“愁”而生忆,忆及当年离家别亲的凄惨别宴,恰如就在昨日,故而愁心更添一层愁。独饮浊酒,更添愁绪,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有“浊酒一杯家万里”,所以愁情更浓更远。远处美好的灿灿黄花,给“我”视觉上的亮色。一片荒芜之中,突见生机勃勃的黄花,犹如无垠沙漠里的一汪清泉,给人欣喜。但这欣喜,却也是如此短暂,欣喜过后是无尽的苦楚。这里,以艳丽的黄花美景来反衬“我”的内心无比凄凉。

下片中,思绪未定就不得不投入战斗。战斗直到傍晚,片刻的休整,望着受伤的战友,情感陡然升华,由上片的只是内心愁绪,变为内心的担忧。夕阳虽在,却再也没有“长河落日圆”的气概,有的只是一层一层添增的思虑。古来战争,从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残酷,让“我”心内生忧,也让读者心生忧虑:“我”能否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不可知晓。在这里,“我”虽无直抒胸怨,但怨气慢慢升起:亲人别离,生死未卜,隐隐地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

词仅四十二字,却刻出多个画面,如伫立望雁,浊酒别离,烽烟浓起等。词人善于运用意象,虽多是先人用过之意象,经过词人之手,却别具一格,给人不一般的画面感觉。情感表达也是由浅入深,进而有一种隐怨在内。意象组合出的景与词人所要表达的情,相互融合,情景交融,虽是刻意排布,却不给人以雕饰之感,甚是了得。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