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4:36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出自纳兰性行德《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出处

《浣溪沙》

纳兰性德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

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

愔愔只是下帘钩。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故事赏析

这首词里最有杀伤力的是第一句“锦样年华水样流”,小女生会拿它装深沉,但当她们长大一些之后,想到这句诗就真会感慨万千了。

“锦样年华”是说锦缎一样绚烂的年华,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花样年华,虽然无限美好,无奈流逝得太快。最要命的是,当你处在锦样年华这个阶段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珍贵的,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的,只有当年华老去,突然回忆起来,才会体会到过去的美好和珍贵。但那又如何呢?时光不再来。

“鮫珠迸落更难收”,是说哭得止不住眼泪。“鮫珠”就是眼泪的雅号,和前边讲过的“红雨”、“章台”是一个类型。典故出自《搜神记》,说南海一带有鮫人,像鱼一样住在水里,也和我们一样能纺线织布,一哭起来,眼泪就结成珠子。这两句连起来看,意思就是:美好年华像水一样流逝得太快,一想起来我就会哭,一哭起来就停不住。

我们看看历代诗词佳句,同样地因为岁月无情而大哭,要表达英雄气概就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但豪杰毕竟是少数,也不易学,小资才是多数,所以很多人更喜欢“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如果上升到文艺理论的高度来谈这个问题,王国维说过境界虽有大小之别,但大与小并无高下之别。比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在境界上并不低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宗白华也谈过这个问题,说“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美,“骏马秋风冀北”也是一种美,并无高下之别。就我们普通人来说,和诸葛亮产生共鸣的机会恐怕不会大于和纳兰性德产生共鸣的机会。

林黛玉也是个普通人,她虽然没读过“锦样年华水样流”,却因为听到了一句意思与之完全一样唱词而“鮫珠迸落更难收”。这是《红楼梦》里极著名的一段: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林黛玉细嚼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八个字,实与“锦样年华水样流”如出一辙,再加上那些“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尤其黛玉此时“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怎不伤感。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身在锦样年华之中,清醒地认识到锦样年华水样流,实在有些残酷,尤其你若是一位如花美眷,尤其宝哥哥又去别处玩了,这滋味可真不易消受。

不易消受,又能如何呢?其实,黛玉细嚼的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句,出自《牡丹亭》,是女主角杜丽娘游春起了伤感,梦见男主角柳梦梅,这位柳公子唱完这句之后,成功地缭乱了杜小姐的芳心,然后柳公子生拉硬扯,杜小姐半推半就,两人就到一旁宽衣解带去了。《牡丹亭》是这样写的(“生”是柳梦梅,“旦”是杜丽娘):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旦作含笑不行〕〔生作牵衣介〕〔旦低问〕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旦低问〕秀才,去怎的?〔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这个美丽词句的收场是“云雨十分欢幸”,所以古人把《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当作淫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新时代讲解古典文学,讲这几部剧的时候总说封建卫道士打压自由恋爱,其实大家只要多看看原作就能发现,这些作品艺术归艺术,但诲淫诲盗是一点不假的。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就可以用焦大式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念头来揣摩林黛玉此刻的愁绪,感觉有几分伤感,几分旖旎。

这样的写法,是诗词的一个经典主题:闺怨。大男人们常常喜欢假托少女或少妇的口吻和心态来作一番思春的表现,尽管用词瑰丽典雅,却含着几分性暗示。如果是诗人自己哀悼似水年华,是不会这样写的,而是写成“十年书剑老风尘”之类。所以我们在看到容若说出“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他自己在抒怀,而要清楚这是闺怨主题,他是在作演员呢。

词中的这个少女,既然多愁,自然也要多病,否则就不协调了,所以才有下一句的“病余常是怯梳头”。为什么“怯梳头”,可以推想的是病后体虚,一梳头就总会掉头发,一掉头发就越发感叹“锦样年华水样流”,一感叹就越发“鮫珠迸落更难收”,一哭起来没完就更容易生病,一生病就更容易掉头发,一掉头发就越发感叹“锦样年华水样流”……

下片转换视角,“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构成对仗,说少女窗外的景象,有一条小径、一片竹林、半窗落日、点点落花。如果是房地产开发商作广告,说某楼盘对景观设计下了很大的功夫,广告图片是一位业主靠在沙发上喝咖啡,窗外有一条小径、一片竹林、半窗落日、点点落花,肯定会很煽情的,这些景观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卖点,能大把换钱。但诗人不是老百姓,借着女主角的眼睛,看到小径上绿竹如云,只觉得那如云的尽是怨念,看到半窗落日映衬着落花,那飘扬的尽是愁绪。尤其是,风景年年不变,青春却一年年地耗过去了,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所以说,愁是分档次的,虽然女主角这发愁的样子很让人同情,但对于许多劳动人民来讲,能发一次这种愁已经算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想起我自己初学诗词的时候,正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纪,加上自己水平太低,说愁只能配秋景,所以一年里的春天、夏天和冬天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时候总是盼着秋天,因为等秋天来了,我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去发愁了。)

愁过了,恨过了,怎么办?结句“愔愔只是下帘钩”,“愔愔”(yīn),是柔弱、忧郁的意思,这句是说,女主角怏怏地放下帘钩,关上窗子,把“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统统隔在窗外。这又是一个巧妙的修辞:前边说竹子也是愁,落日和落花也是愁,于是用关上窗子的办法把这些愁都给隔开,字面上看,愁被关在窗外了,实质的意思却是:一个人闷在屋子里,更愁了。

这首词好不好呢?纯粹从诗艺的角度来看,算不上一流作品,因为以愁语写愁是一种比较平庸的手法。我们可以和同类作品中的典范之作来作个对比,秦观也有这样一首《浣溪沙》,也是诗词爱好者都很熟悉的: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容若这首词虽然未臻上乘,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伤心人可以与之共鸣的句子:“锦样年华水样流”,一旦流走就不会回头了——老去的人缅怀青春,青春的人惧怕老去,这不是一时一地的感觉,而是人类永恒的无奈与悲伤。王国维说,写出这样的句子才是诗人真正该做的事,李后主的词就是这样的,所以永恒。

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