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翻译赏析-李白-七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乐府 时间:2024-02-06 04:24

唐诗三百首第76首李白的《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四卷七言乐府。李白所作《长相思》共三首,此处选了两首,二首并非同时之作,此首是女思男,望月鼓瑟,春风不解情,美目作泪泉。体察入微,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道来自然,体现出深长的思恋。

长相思二首⊙其二作品原文

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翻译赏析-李白-七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长相思二首⊙其二译文注释

译文一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赵瑟的凤凰柱,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可惜曲虽有情却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远隔长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回来对明镜看我憔悴容颜。

译文二

红日已落,余晖将尽,花朵笼罩在轻烟之中,明月已升,月光如同白练,使我惆怅难眠。弹完赵地的瑟啊,我的手指不禁停留在凤凰型的瑟柱上,而演奏蜀地的琴时,又忍不住想去拨响那似鸳鸯成对的琴弦。这一段曲调蕴含着无穷的情意,却无人可以倾诉,我希望它可以随着春风被寄送到燕然山去。怀念爱人啊,爱人却相隔着青天,迢迢路远。昔日如水横流的我的眼目啊,如今却变成了流泪不止的泉源。倘若不相信我的肝肠已断,就请归来吧,在明镜之前看看我憔悴的容颜。

注释

赵瑟(sè):瑟为类似琴、筝的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传说战国时代赵国人善于鼓瑟,故言赵瑟。

凤凰柱:指琴柱雕为凤凰形状,或者绘有凤凰花纹。

蜀琴:据说蜀地的桐木最宜作琴,故言蜀琴。

鸳鸯弦:将长短不齐的琴弦比喻为双双对对的鸳鸯鸟。

燕(yān)然:古代山名,即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后用以指代边塞,唐李峤《饯薛大夫护边》有“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句。

横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动,如水波横流。东汉傅毅《舞赋》有“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句,李善注:“横波,言目邪(斜)视,如水之横流也。”

《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翻译赏析-李白-七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长相思二首⊙其二作品鉴赏

赏析一

后人点评:

明人桂天祥:音节哀苦,忠爱之意蔼然。至“美人如花”之句,尤是惊艳。(《批点唐诗正声》卷七)

这两首诗都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作,深刻地描写了离人相思之苦,但写法和主题各有不同。第一首的特点是景物描写多,主要通过描写秋虫啼号、秋霜清寒、孤灯不明、长天冥冥、绿水滔滔这些极有特色的景物,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突出了离别的痛苦,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苦。前人认为这是李白被谤离开长安之后的怀君之作,寄托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和忧伤。第二首更多的是直接描写思妇的形象,如写思妇弹琴鼓瑟,借曲传情,望眼欲穿,流泪断肠,从而把妇女对远征丈夫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二

李白两首《长相思》非写于同一时期,只是因题名相同,故《河岳英灵集》将其并列而已。前一首写男子思慕女子,后一首则写女子思恋男子,属怨妇诗,正因为并非写于同一时代,故前一首或有香草美人的隐喻,后一首则并无隐藏含义,正不必加以关联。

此诗写闺中少妇思念远行的丈夫,同样吸收了民歌特色,意象虽不新颖却极贴切,文辞虽不华彩却极通畅。其中“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一联尤其匠心独运,古人将琴瑟并称,有喻夫妇和美之意,《诗经·周南·关雎》即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则此诗为夫妇相思之意明矣。凤凰是总一大类,或云凤为雄鸟、凰为雌鸟,故言“凤凰柱”,有比翼双飞之意,其后“鸳鸯弦”用意也都相同。琴瑟、凤凰、鸳鸯,两句给出三个意象,总言夫妇别离,故见琴见瑟,抚凤凰柱、奏鸳鸯弦,惆怅自生,哀怨难平,所奏自为相思之曲。可惜这相思之曲无人倾听,乃作狂想,唯愿此曲随春风以寄燕然,使丈夫知其绵绵思念之情。

丈夫远离,相思难寄,于是诗的主人公,也即闺中独居的少妇不禁泪如涌泉,“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文辞虽然典雅,民歌意味却也浓厚,于是乃以“不信妾肠断”为结。少妇希望丈夫“归来看取明镜前”,所看者何,虽未明言,而可想见,乃是泪如泉涌之态、相思憔悴之貌。此为痴语,非女子不能为此言,可见诗人对所描摹的主人公的心态把握是非常准确的。

赏析三

第一首赏析:“长相思,在长安”,第一句直接表白自己身居异地,思恋的人在长安。

接着诗人描写景物,寄情于景。“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纺织娘在金井栏边鸣叫着,微霜冷凄凄,落在竹席上,使竹席都透着一股寒意。这个深秋充满寒意的景色,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也是和这景色一样孤单寒冷。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在这个微寒的日子里,诗人在一盏昏暗的灯光下思念欲绝,卷起内心烦躁,于是卷起窗帘对月长叹。“孤”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欲绝”二字极言思念之苦,痛彻心扉。

诗人在前两联极力烘托那种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思念。那么诗人在思念着谁呢?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让我们知道,原来他在思念美人呢。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接着诗人转笔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里,为下一句抒情做铺垫。接着诗人承接上两句写到“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天高地远,两人分隔这样遥远,连魂飞来飞去都很艰难,艰难还不能阻止我们相见,就怕是魂魄飞不过高山,那两人相见就更难了。这里诗人用丰富的想象,生动鲜明地表现了思念之痛。

“长相思,摧心肝”,这样相思,日日夜夜长久下去,怎不摧折人心肝?诗人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之情,表达直率,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语言朴素明朗,感情真挚,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二首赏析: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诗人写了在春日里的一个黄昏,夜幕降临,花朵此时好像含着烟雾,变得朦胧。明月升起,皎洁的月亮照得人愁闷得无法入眠。诗人在这里用“日色尽”、“花含烟”、“月”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恬淡肃静的环境,用笔细腻,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诗人用一个工整的对仗句,写诗中女子刚刚弹过赵瑟,凤凰形状的瑟柱刚刚停下来,接着她又拿起蜀琴,又准备弹奏鸳鸯弦。“凤凰柱”和“鸳鸯弦”暗示了女子实在思念自己的爱人啊。女子内心不能平静,绵绵思念之情,就寄托在了赵瑟和蜀琴中了,乐声不止,思念不停。

接下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女子希望春风能把曲中之意寄送到爱人所在地嫣然。男人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曲中意带给爱人。“寄燕然”点名了她的爱人是出征了。诗人将女子的思念之情写得曲折委婉而又情感绵长真挚。

“忆君迢迢隔青天”,虽然诗人已经让春风送给爱人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女子还是叹道,和爱人像隔着青天那样遥远。看来春风也不能缓解女子的思念,女子依然是一片惆怅茫然。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诗人在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真率地刻画了女子往昔和现在不同的情态。曾经的女子眉目清秀,眼神流动生辉,而现在她总是泪流泉涌,愁容满面。同样的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差距这么大,这鲜明的对比,深刻地体现了此时女子内心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结束全诗。这两句是女子直接倾诉,说如果你不相信我思念如肝肠寸断,那么你回来的时候看看我这样憔悴的脸就知道了,一个可怜又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个忠贞、善良的女孩日夜受相思之苦,让人读来更加心痛。

这第二首比第一首的言语更朴素自然、委婉曲折,因为这首描写的是女子的思念,所以在表达上明显比第一首要委婉。诗人在这里灵活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将一个多情可爱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细腻生动。

《长相思二首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翻译赏析-李白-七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长相思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籍贯: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

作品风格:豪迈纵逸

诗人小传: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说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唐朝最富盛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人称“诗仙”。

李白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漫游各地,曾多次写诗干谒权贵,但未得回应。直至天宝元年(742年),他才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其文章风采名动天下,也深受唐玄宗的喜爱。但玄宗只是待其为文学弄臣,这使志向高远的李白深感痛苦,再加上权贵的谗言,他在京仅三年即弃官而去,继续漫游生涯。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投入永王李璘幕府,想要为国效力,但李璘旋因与唐肃宗争位而败死,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在今天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去世。

李白为人洒脱不羁,傲视权贵,他的诗歌也鲜明地反映了个性,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形式多变、种类浩繁,想象奇特、气概豪迈、情绪激昂,开创了唐诗一大高峰。从艺术成就来说,他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传统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模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意随性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其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以表达无尽情思。贺之章初见即赞其为“谪仙人”,杜甫写诗称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诗的高峰向来“李、杜(甫)、白(居易)”并称,李白占其魁首。

长相思二首⊙其二扩展阅读

寄远

唐·李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李白这首《寄远》诗,亦别名《长相思》,有人将其作为《长相思》的第三首,也有人将其作为“日色欲尽花含烟”的下篇。但此诗很明显是男子思念女子,故应独立成篇,不应归于第二首《长相思》。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