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赏析-唐诗三百首第75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17 12:09

相思·其二作品原文

长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人擅长弹瑟。瑟:一种弦乐器。

2、凤凰柱:指的是瑟柱上雕饰凤凰的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白居易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李白《长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赏析-唐诗三百首第75首

长相思·其二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妇女对从征戍边的丈夫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春夜的美景;接着写女主人公鼓瑟弹琴以解闷,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然思念成空,泪如泉涌。结尾含蓄而隽永。全诗塑造了一个感情热烈而又富有教养的思妇形象,充满了含蓄美,缠绵悱恻,令人感动。

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全诗在结构上打破了以“长相思”一语发端的固定格式,而是从景物中引出人物来。

李白《长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赏析-唐诗三百首第75首

七言乐府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汉乐府诗句长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以五言句式为主,形式自由变化,参差错落,不拘一格。

李白《长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原文赏析-唐诗三百首第75首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