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湛露》原文赏析-诗经《雅》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8 01:35

小雅·湛露原文

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诗经

《小雅·湛露》原文赏析-诗经《雅》

小雅·湛露赏析

这首短诗,也是写周天子请客,但是这个请客和《鹿鸣》不同。不但不热闹,还把规矩弄得非常严,对不同的客人要作不同的提醒,一点都不轻松。“湛”在这里表示“浓”,草叶上铺满了露水,露珠又大又亮,就叫湛露。由于在这首诗中,是以周天子的口吻在讲露水,后来就把天子、皇帝、领导人的恩德比作雨露,说是老百姓可以过点好日子,都是沾了他们的“雨露之恩”。一直到文革时期,还有流行的革命歌曲让大家唱“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些观念就是从这首诗里来的。

1.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2.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3.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4.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第一章,用周天子的口吻在讲规矩:草上的露水,太阳不晒就不会干;今晚的宴会,没有喝醉就不准走。湛湛者沾沾也,露水很浓之义;斯是虚词;“匪阳不晞”的“匪”,在《诗经》中大量使用,都是表示否定,就是我们今天的“非”。大家可能会怀疑,怎么这个“匪”就是否定词?那我们说的“土匪”的“匪”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我们说“土匪”或者“匪徒”,用多了,觉得这个字面目可憎。其实是一个误会。正是因为用作否定义,“匪人”就是非人,非人就不是人,所以用它来说匪徒,说他们不是人,就这个意思。“晞”是晒干;“厌”有“安”的意思,“厌厌”就是“安安”,轻松自在之貌,所以叫“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显然,这里请的客人不是《鹿鸣》中的大夫,请大夫第一不能在晚上,第二也不能醉得一塌糊涂,更不可能让他们“不醉无归”的。

关于“不醉无归”,有个很好笑的龙门阵。从前我们四川的作家李劼人先生开过两个馆子,后开的那家取名“不醉无归”,本来就是用的《诗经》典故,可笑的事是十几年前,有个记者写文章,说李劼人先生给馆子取名“不醉乌龟”,他还说是“太滑稽了”,可能他以为李劼人先生是说哪个不吃安逸哪个就是乌龟?不知道要笨到什么程度,才会有这个想法!这都是几十年传统文化断裂,造成的恶果。

第二章,客人变成了同姓诸侯,因为它说得很清楚:“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在宗者,同宗也,这些客人都在周天子家的宗谱之上。“载考”的“载”仍然通“既”。“考”就是完成,意思是说要放心地吃个安逸,吃个尽兴,不用有什么顾忌。因为这相当于在举行家宴,都是远房弟兄、侄儿、孙儿这些自己人,醉了没有关系。

第三章就是招待异姓大臣了,露水沾湿的对象不再是草,而是树了,劝酒的话也变成敬酒的客套了:“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杞者,杞树也;棘者,酸枣树也;显者,很著名也;允者,有社会威望也。“莫不令德”就是没有哪个人不具备美好的品德。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著名的先生,很有威望,德行都很高。这实际上等于先旁敲侧击一下,提醒他们不要喝醉了失格,潜台词是“等会儿各位可不要丢人哦,不要借酒装疯就去整人家女招待”!当然敲打得也很艺术。这跟我们哄小孩似的,说娃娃乖啊不要哭,哭了就不乖了,带个高帽子,防患于未然。

最后一章,请的客人比较复杂:“其桐其椅,其实离离。”这个“椅”和“桐”一样,也是一种树,要读yī,俗名叫水冬瓜,不是“椅子”的“椅”。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椅子。周天子一开始就提到这两种树,有什么意思?是谐音:桐者,同也,指其中同姓同宗的客人;椅者,异也,我想大概是指那些侄儿辈侄孙辈的诸侯,其中肯定有不同宗的了(比如姻亲封侯的);实者,果实也,“离离”是一排一排的挂起来的样子,是说果实很多,这是比喻,说不管同不同姓,都是我们周家王室的亲戚。后面的“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也是一种提醒:大家要懂规矩、讲礼仪。“岂弟”就是“恺悌”,读kǎi tì。恺者,乐也;悌者,谦恭也;莫不者,都有也;令仪者,美好的仪表也。这也是很艺术地先把话说在前面,免得他们醉得一塌糊涂,失礼丢脸。

周天子这些话,让我们看出吃这个饭简直没什么意思,中间有各种复杂又微妙的规矩,吃也吃不好,醉也醉不好,没有什么取头,还不如在我们自己家里吃。这个就是政治,吃饭的政治。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