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23:06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唐·柳宗元的《渔翁》,原文是:“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原文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夜宿在江边西岩旁的渔翁,清晨起来,到水湄中汲取清澈的湘水,以干涸的楚竹为柴,在野外做一顿原始的早餐。

太阳慢慢地破云而出,云雾逐渐散尽,已不见人影呢,只听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间轻轻地划桨着,渐渐远去了。

当回头望时,渔舟已然顺流飘向天边,而山岩上的白云正迎风而翔,相依相逐中,多么令人流连忘返啊。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处赏析

赏析

千年传承下来的山水诗歌,细细品味之,或清新淡雅如芳草,或温润清婉似碧月,或谐趣悠然亦溪涧。这些诗歌并不是以激情飞扬见长,也不是以恢宏大气作势,更不是故作悲愤哀伤幽怨沉郁,它们起意简单,即兴临屏,大多偶得之。

赋得“悠然见南山“,顿悟“何处惹尘埃”,即感“一览众山小”,山水诗随时随性随缘可获得,容易产生共鸣,被人接纳和喜欢,这便是其流传深远的根本原因吧。

由物象触发联想,由景致激发灵感,由空间拓展视野,山水诗不是冥思苦想的想象,不是精雕细琢的产物,而是身临其境、情寓其中的各种怀想。诗人们在行走中,在郊游中,在走亲访友中,在耕作牧渔中,在外面的世界中,有感而发。他们身处旷野里,站在高岗上,荡桨湖水面,眼界开阔,身心自由,心情舒畅,由此勃发了诗情无限,酝酿出许许多多经久传唱的山水田园诗作。

宋代著名山水诗人范成大所作《晚春田园杂兴》,是一首物象、意象、情感丰富交织的佳作。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诗中有“菜”、“荷”、“风雨”、“塘”、“湖”、“藕”、“芦根”、“蝶”、“菜花”、“洲”、“鸡”、“篱”、“犬吠”、“茶”、“暮”、“蛙声”、“稻”、“园林”、“晨炊”、“百花”、“桑麻”、“蚕”、“小舟”、“海雨”、“新鱼”、“楝子”、“牡丹”、“樱桃”、“燕”、“林”、“柴扉”、“鸭”等,几乎涵盖了乡野山村中生产生活、休憩活动的各种物象,载体丰富多彩,斑斓缤纷。从山林到溪河,从农作物到百花香,从田间到柴扉,从园林到篱笆,从蝴蝶到蛙鸣,从鸡鸭到新鱼,从横塘到小舟,从薄暮到熹微,景色层层叠叠,意象犬牙交错,物种纷繁芜杂,如稍有结合不当,容易造成臃肿淤塞,诗作美感荡然无存,更别说成为经典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诗人善于架构,巧于编排,精于制作,将一个个独立的物象修剪嫁接成为了一幅极具艺术的山水写意长卷,杂而不乱,兴而不繁,“烹饪”得恰如其分,无论视角、触角、感觉上,都予人一场盛大的诗意盎然绽放,独具魅力,缭香浸润。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成一家。其诗风平易浅显、清丽温婉,题材广泛深入,反应社会现状和农村状态作品多,也最具成就,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说山水诗,道田园情,大多从魏晋入手,研究田园诗鼻祖谢灵运,或者再退到三国风云中,去倾听建安文化中的山水风骨,是不是长风烈烈,波浪铮铮,号角嘶咧在烽火烟云的沧海桑田上,有别样的凄美。一路追溯而下,让丰美的诗意久久地栖息于大唐飞歌中,让潮湿的诗情荡漾飞翔于诗海里,这是一个浩荡的朝代,一个富饶的诗歌、诗人原产地,源源不断的丰富多彩的山水诗和边塞诗将大唐文化推向高处,也就中国国学推向极致的精彩中。徜佯于绝美宋词的缱绻婉转里,小憩在元曲阵阵涟漪上,走向明清多元的杂谈学风中,再放慢脚步轻轻地跟进,再进一步,山水多情,田园绮丽,演化着更为宽阔的山水波澜,诗歌题材更为开放,诗意繁衍更为抽象,诗情表达更多载体,一切不变于万变,唯诗心永恒不变。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处赏析

清代诗人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好作山水诗,不乏佳作。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银鬛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说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 6卷,另有《词集》2卷。《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查慎行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形成。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卒之日,惟手勘万卷书。

继唐宋文学遗风,金元明清对山水诗也极为推崇,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诗人。如金代的赵讽、党怀英、赵秉文;元代的元好问、张养浩、揭侯斯、萨都剌;明代的杨基、高启、李东阳、王世贞、李攀龙、李梦阳;清代的施润章、屈大均、吴兆骞、王士稹、查慎行、沈德潜、郑燮、袁枚、赵翼、张问陶;近代的康有为、谭嗣同、陈曾寿等。

梁启超有绝句云:“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难淘尽,又挟风雷作远游。”这首《太平洋遇雨》气势滂沱,豪迈大气,精炼隽永,实乃精品也。

以出世论,山水世界乃一个理想的国度,山水诗是理想国度中的快乐精灵,山水人乃训育精灵的掌门人。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围绕“我”,围绕“当下”,围绕“放”与“不放”,围绕“本真”,围绕“活着”,去探寻这些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人生需要什么,又为了什么呢?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说: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还似今朝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白从不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杯莫停”、“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活着需要一种态度,怎样的活着是这种态度的直接体现。山水诗人中,李白算是“逍遥派”、“豪放派”、的掌门人了。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处赏析

更多柳宗元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