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白居易的偶像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15:22

韦应物是唐代诗人里的一个异类。他早年当过皇家侍卫,倚仗这个身份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但在安史之乱后,也许是经历巨变后重新思考了人生,韦应物开始发愤读书,成为中唐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韦应物前后做过滁州刺史、苏州刺史。他最著名的作品《滁州西涧》,就写在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不关心树上鸣叫的黄莺。晚上的时候下起了急雨,使春潮的水势更急;野外的渡口没有船夫,小船被流水冲得横了过来也没人理睬。”

后来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韦应物经常和当地名士聚会,一起谈诗论文。在旁观者中,经常有一位少年,向他们投来欣羡的目光。这位少年就是白居易。

很多年后,白居易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称自己因为年纪尚小,没有机会和成年人们一起游宴,但对韦刺史的才华、事迹极为仰慕,称他“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举世无人能及。白居易同时断言,韦应物的诗虽然生前不受重视,但以后一定会大放光辉。

果然如白居易所料,后世对韦应物的评价越来越高,把他和王维、孟浩然、柳宗元放在一起,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王孟韦柳”。更有人认为,韦应物超越了王维、孟浩然等人,是这一流派自陶渊明之后的第一人。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多以描写归隐生活为主,风格闲适恬淡,但每人特点又有所不同。王维从小信佛,所以诗中常有禅理;孟浩然从未当官,所以诗里常有农家生活;相比之下,韦应物的经历更复杂,更像是阅尽繁荣之后的返璞归真。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白居易的粉丝,也喜欢韦应物的诗。苏东坡诗里写道,“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就是指白居易虽然自己写了三千首诗,却也喜欢韦应物的五言诗。

韦应物:白居易的偶像

说到韦应物的五言诗,代表作之一是《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椒是滁州的属地,这首诗也创作于其担任滁州刺史期间,被认为最能代表韦应物的恬淡风格。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天我的住处很冷,忽然又想起了远在山中的朋友。想必你在山涧下拾回柴火,正回来煮白色的石子当饭吃。我想带一瓢酒,在风雨交加的晚上去慰问你。可是满山都是落叶,怎么才能找到你的踪迹?”

全诗通俗易懂,“郡斋”是郡守的住处,也即韦应物本人的住处;“煮白石”是个道教传说,认为得道的人煮白石就可以变成米饭。这首诗受到后代的高度评价,其中“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两句,被认为可以和陶渊明最经典的两句诗“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

据说这首诗也是苏东坡最喜欢的唐诗之一,他还有意模仿韦应物写过一首《寄邓道士》—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然而苏东坡一世英名,这首诗却被后人批评得几乎无一是处。评论者认为,韦应物的诗妙在用笔自然,而苏东坡诗里用“不可见”“本无迹”这样的词语,刻意描写邓道士的隐居生活,反而显得过于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