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朋友两肋插刀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15:21

关于杜甫的故事还可以讲很多,我们重点说说他得罪唐肃宗的经过,同时证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是多么不切合实际。

话说长安被安史叛军攻陷之前,唐玄宗仓皇出逃至四川。太子李亨留下来领导平叛大业,不久后就在灵武自己称帝,变成了唐肃宗。这么一来,大唐就出现了两位皇帝同时在位的奇特局面。

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问题,最完美的方式是“父死子继”,就是老皇帝寿终正寝、皇太子正式接班。但如果老皇帝还健在,新皇帝就要继位,就算父子俩感情没问题,各自手下的旧臣和新贵之间,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冒出来,后患无穷。

尴尬的事情很快就出现了—古时候信息技术落后,这边唐肃宗在宁夏灵武称帝,召集各路军马对付叛军;那边唐玄宗安全抵达了四川剑阁,也以皇上的名义部署平叛大计。两个皇帝同时下令,下边到底听谁的呢?

得知太子已经称帝的消息后,唐玄宗果断补办手续,马上派宰相房琯等人前往灵武,将传位诏书和传国玉玺带给儿子,正式承认肃宗的地位,自己甘愿退居太上皇。但此时已经有一些不好的后果产生,比如永王李璘在江南拥兵自重,不愿服服帖帖听从大哥指挥。

玄宗此前的平叛方案,是诏令几个儿子分镇各地,主题词是“分权”。但肃宗却希望把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这和玄宗的方案有明显的冲突。

杜甫:为朋友两肋插刀

在这场权力之争中,房琯是个比较关键的角色。玄宗让皇子们分镇天下,主要就是采纳了房琯的意见,难免让肃宗不爽;再加上房琯身为文官,到达灵武后却主动要求带兵出战,结果接连吃了几次败仗。没过多久,肃宗就新账老账一起算,贬了房琯的宰相。

肃宗罢免房琯,理由也很奇葩,号称是因为房琯手下的乐师董庭兰收受贿赂,房琯要承担“管教不严”之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就是上边故意找个碴儿,把房琯排挤出权力中心。

敏感时刻,满朝文武都不敢出声,杜甫却硬是看不清形势,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为房琯据理力争,说不应该因为这样的小事惩罚宰相。

早在房琯做宰相之前,杜甫和他就已经是好朋友,也就是所谓的“布衣交”。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很勇敢;但只看到事情表面,这很愚蠢。杜甫当时任右拾遗一职,只是个八品谏官,但可以直接给皇上提意见。只不过,杜甫这一次虽然体现了他正直的一面,政治觉悟却未免太低。

更要命的是,杜甫在已经遭到肃宗明确拒绝的情况下,还固执己见要为房琯出头,终于惹得龙颜大怒,连这个八品小官都不让他当了。

这么明显的政治斗争都看不清楚形势,你说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有可能实现吗?说白了,确实不是个当官的材料,还是好好做诗人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