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17:2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姑勿论宦海沉浮,进退出处,始终怀着一种忧患意识。这样忠贞爱国之士,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至今,固然大有人在;可是把它公然挥洒在笔楮之间,作为对历史的承诺,奉为恪守终身的行动圭臬。始终不渝的人生信条,这样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硬汉子,舍范仲淹其谁?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历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北宋中期的政坛柱石,是真宗朝的股肱之臣。

逆境可以造就人才。范仲淹的成长历程是极为坎坷的,他幼年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刚2岁的时候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无依无靠;母亲又不是父亲的元配,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不得已,只能改嫁长山(今山东邹县)朱氏。他只能随母下堂,改名朱说。不难想象,在童年期要遭遇多少人间白眼,体味多少世态炎凉,幼小的心灵受到多么深重的伤害!衣食贫乏,常常没有饭吃,每天就煮一锅粥,冷了后切成4块,早晚各取2块聊以充饥。这也给后人留下“断齑画粥”的故事。稍稍长大之后,他弄清了自己的身世,流着眼泪拜辞母亲,踏上异乡求学之路。他来到应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依大儒戚同文学习。尽管物质条件匮乏,他攻读却非常刻苦。5年时间,从不解衣就枕。实在困了,就用冷水浇面。这样孜孜不倦,不但砥砺了奋发进取的意志,也积累了渊博的知识。

天道酬勤,他刚26岁就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广德军(今安徽)司理。由于勤于公务,政绩卓著,又得到应天府晏殊的推荐,他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的分类与管理。在此期间,他执经讲学,不知疲倦,每论天下事,不顾个人得失安危,深受朝臣称许。

这时正值天圣年间,朝廷大权被章献太后所把持,仁宗成了傀儡皇帝。天圣七年(1029)冬至,朝廷百官为了讨太后欢心,都向太后朝贺,范仲淹却抗言反对,并疏请太后交回政权。当时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朝政日趋紊乱,范仲淹绘制“百官图”进行揶揄与讽刺;并写“四论”,抨击朝廷弊政。范仲淹不但敢怒敢言,而且有胆有识。这时候为建都事朝廷引起争论,宰相和一些权臣主张建都开封,范仲淹认为开封是四战之地,为国家安全计,力主建都洛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范仲淹这样骨鲠刚直之臣,必然遭到权贵的嫉恨。宰相吕夷简向朝廷进献谗言,终于以“越职言事,离间君臣”的罪名将范仲淹逐出朝廷,贬知饶州(今江西鄱阳)。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出任地方官期间,不但关心民生疾苦,也充分表现出他的吏治智慧:

有一年,两浙一带发生大饥荒。范仲淹正任杭州知州。作为地方行政长官,救灾当然是第一要务。范仲淹首先想到是发放政府存粮,怎奈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最有效的办法是发动社会救灾。可是救灾济困毕竟属社会义举,并不能颁布行政命令。如果不能使施惠者得到一些好处,又真的有几个人乐善好施?于是,他进行深入广泛的社会调查,发现民间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看划船比赛;二是爱好佛事活动。有了明确目标,马上落实行动。一方面,他组织灾民开展划船比赛。杭州居民热情高涨,空巷出游。为了解决竞渡者的吃饭问题,市民们乐于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另一方面,召集诸佛寺的主持开会,告诉他们,荒年工价最贱,各寺院可以乘机大兴土木;并动员各官府衙门修建官署、翻修粮仓……这样,每天动用劳力达1000多人。这时候,有人向朝廷控告范仲淹,列举他两大罪状:一是不关心荒年政务,游乐无度;二是大兴土木,耗费民力。范仲淹是这样解释的:“什么是‘荒年政务’?民以食为天,解决灾民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政务。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利用有余来救助不足。这既解除了灾民受饥饿的威胁,又搞好了建设,一功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朝廷经实地调查,发现这年只有杭州地区既没有灾民流浪,也没有饿死人。因此,朝廷不但不责罚他,还大加褒奖,并且把这样的方法作为渡过灾荒的重要举措,普遍推广。杭州人民也对范仲淹感恩戴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件事,并大加赞美:“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意思是说,这不但救济了饥荒,还成就了惠民工程,正是古圣先贤爱民恩德的最好体现!

也就在范仲淹外放期间,朝政被吕夷简等人弄得紊乱不堪,吏治黑暗,经济萧条,内忧外患,交并而至,形势十分严峻。仁宗“欲更天下弊事”,毅然罢去吕夷简宰相职务;因范仲淹众望所归,于庆历三年(1043)宣召还朝,任命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并起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朝廷面貌,顿时焕然一新。范仲淹为了整肃纲纪,复苏经济,向仁宗递上《答手诏条陈十条》提出十项改革措施:

(一)明黜陟,改革官员升降制度;(二)抑侥幸,严格限制官僚子弟恩荫特权;(三)精贡举,选拔治世之能才;(四)择长官,选用贤才任各级地方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推恩信;(九)重命令;(十)减徭役。

仁宗果断地采纳这些改革主张,颁发诏令在全国实行。史称“庆历新政”。

新政雷厉风行地实施,固然会使北宋中兴有望;可是,它势必触犯权贵们一些既得利益,于是这伙人勾结在一起,肆无忌惮地攻击新政。“庆历新政”实施还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这伙人活活地扼杀了……

新政虽然宣告失败,可是改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范仲淹等人的政治功绩将彪炳史册;“庆历新政”作为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辉煌的一页!

范仲淹不但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康定元年(1040),西夏侵犯西北边境,边关告急!范仲淹被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也就是担任抗击西夏的陕西边防军副司令员,兼延州地方行政长官。到任后,他紧密团结当地羌族人民共同御敌。由于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戍边数年,西夏不敢进犯。羌族人尊称他为“龙图老子”,西夏人也称他为“小范老子”,赞扬他“胸中有数万甲兵”。当时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尽管北宋王朝武备不足,可是在范仲淹守边期间,西北边陲仍能获得短暂时间的和平与安定。

“将军本色是诗人。”范仲淹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他在政治上提出吏治改革,展开与保守派的斗争;和他在文学上提倡诗文革新,展开对西昆派的斗争,是相互呼应的。天圣三年(1025)他献上《奏上时务书》,提出改革时弊的主张,就包括对文风的改革。在《奏上时务书》中,他强调文章和社会风气的关系,认为“国之文章,应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因此,他建议执政者“可敦谕词臣,兴复古道……以救斯文之薄而厚其风化”。他特别强调要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不但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而且以自己的诗文创作引领文学发展的方向。他的散文作品《岳阳楼记》就是传诵千古的名作。文章不但明确正直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提倡应把个人的荣辱升迁置之度外,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思想主旨;而且,在写作方法上,把记叙、写景、议论、抒情几种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韵和谐,既抒高洁情怀,又有夺人气势,成为杂记散文的一种创调。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的诗歌创作,风格质朴清新,语言明白如话,为诗歌革新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如《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赶庙会似的,他们干什么来着?一打听,原来是人们得知今天的渔汛:捕获了好多好多鲈鱼,任君挑选。你说,谁不爱鲈鱼味道的鲜美,能不被逗得馋涎欲滴吗?

诗人在“爱”字前却偏偏着上一个“但”字。“但”,“只”的意思,它的潜台词无疑是说,人们啊,你们只是爱鲈鱼味道的鲜美,可想到过捕获时的艰辛和捕鱼人的危险?接着,诗人为我们描画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捕鱼画面:

烟波浩淼的江面上,狂风大作,巨浪如山,轻如一叶的小船在惊涛骇浪间出没,死神在随时觊觎着捕鱼人本自脆弱的生命!

是啊,在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为了免除全家人寒冷和饥饿的威胁,在繁重的劳动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中苦苦地挣扎着。这使我们想到“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的卖炭翁;想起“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刈麦者;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种田人……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爱鲈鱼的鲜美、炭火的温暖、粮食的甘甜,又真的有多少人对这些劳动者投去悲悯的情怀、给予真切的人文关注呢?

范仲淹的词也写得好,不但极大地开拓了题材领域,也表现出开阔深沉的意境。也许是年代久远被散失的原因,他的词作仅存5首。

有的词作取材于边戍生活,一反宋初词坛低沉婉转的情调;挥洒出慷慨雄放的词风。把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和忧国思乡的情怀发挥到极致。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庆历中,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期间,戎马倥偬,他写了一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小词以慷慨雄浑的气概和苍凉悲壮的词风,一反“花间”余绪的靡靡之音,给宋初词坛送来一股刚健清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