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替时代立言为人民歌哭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16:36

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饱蘸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激情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把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运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诗歌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时期。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在安史之乱前后20年那“万方多难”的岁月里,统治者与底层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激烈的民族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杜甫经历了动乱的全过程,他既是动乱的目击者,也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如果说,一片浪花可以窥见浩瀚的江流,那么,他在安史之乱中创作的《三吏》《三别》,正好成为展示那个灾难时代的巨幅画卷。

乾元元年(758),平叛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年冬天,郭子仪已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李光弼、王思礼等9位节度使正率军乘胜追击,胜利已初露端倪。可是,由于肃宗皇帝的昏庸失误,导致第二年邺城大败,唐军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力,朝廷下令向全国征集兵员,于是,“三吏”的人间悲剧拉开了序幕。

一天,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他风尘仆仆地在洛阳西边新安古道上奔走。忽然,不远处传来喧哗的人声。上前一打听,原来是新安县正在征集兵员哩!

杜甫-替时代立言为人民歌哭

诗人跟“新安吏”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诗人问正在负责征兵的新安县吏:朝廷在天宝三年就有明确规定:22岁才算“丁”,才是新兵征集的对象,这些孩子才十七八岁,新安虽说是小县,难道就再也没有适龄的丁男吗?

县吏是这么解释的:连年来战争不断,适龄的壮丁都被征光了,昨夜上级衙门下发了紧急公文,挨年龄依次往后推,挑选一些中男来抵数。

诗人惶惑了:这些孩子身材这么矮小,怎么去行军打仗、保卫王城呢?

于是,诗人用关切的目光细细地巡视应征的人群,他发现——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那些面客略显丰润、身体较壮实一点的孩子,还有母亲来送行;那些面容憔悴、瘦骨伶仃的孩子呢,却孤零零的,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眼神是那么茫然无助……

太阳快要落山,队伍将要开拔了,在苍茫暮色中,人们都在失声痛哭,连那潺湲的流水也仿佛是在低低地呜咽,晚风吹动青山草木,也好像在发出凄凉的哭声……

既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忧虑,更流露出对应征者的悲悯与同情。这就是“三吏”中的第一首诗《新安吏》。

在遑遑奔走途中,夜幕在悄悄降落,诗人只好投宿在石壕村一户农家——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四周静悄悄的,该是二更天吧。忽然传来“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一声紧一声,一阵紧一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诗人从朦胧中醒过来侧耳聆听,老夫妇悄悄的说话声,好像在商量什么,听不清楚。不多久,听到老汉从后院里翻墙逃走了,只有老妇人去开门。诗人凭经验判断:无疑,官府星夜来抓人了。

听听,那府吏吆喝得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得多么伤心!她边哭边诉:三个儿子都被征到邺城戍守去了。近来一个儿子写信告诉家里,两个兄弟都阵亡了,只有他还活着,活着的人也不过是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再也没有指望了……

她家里再也没有男人,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孙,因为有了孩子,媳妇所以没有改嫁,也是衣食无着,穿得破破烂烂的,简直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不能出来见人。

老妇人的说话声越来越微弱,似乎在苦苦哀求:她说她虽然年老体衰,干不了什么,还是跟着你们一块走吧,到河阳兵营里,还可以为大家做早饭哩!

夜越来越深,再也听不到人说话,只是隐隐约约传来呜咽的哭声,可能是她的儿媳妇在偷偷哭泣吧。

老汉大概是后半夜偷偷地转回来了。当天亮诗人踏上旅途的时候,只能跟他一个人告别。诗人除了洒下一串凄凉的眼泪又能说什么呢?于是用诗笔记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也算是给老人家一点精神慰藉吧。

杜甫-替时代立言为人民歌哭

——这,就是“三吏”中的第二首诗《石壕吏》。

诗人来到潼关的时候,但见——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士兵们一个个都劳累不堪地在潼关古道上修筑起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城堡,那么雄峻而坚实,简直就像钢浇铁铸一般,逗得诗人驻足不前,情不自禁地跟潼关守吏拉开了话题——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请问你们这么用心地修筑关隘,是为了防止叛军的进攻吗?

这位潼关守吏也许是被诗人对将士们的深情关切所感动,他并不急于作出解答,而是——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他热情地邀请诗人下马,请诗人随处走走看看。他边走边指着山边说:看看那里吧,那一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鸷鸟也飞不过去。如果叛军敢于进犯,我们只要据隘自守,长安的安危还用得着担心吗?

诗人被潼关守吏的意志和决心感动了,对这样的将士还用得着鼓励吗?他沉吟了半晌,只是善意地提醒他: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你还记得3年前桃林塞之战吗?想起来实在令人痛心!守将哥舒翰受杨国忠的怂恿,毫无准备地仓促应战,结果呢,几十万大军葬身鱼腹!“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请你嘱咐守关的将领,一定要吸取哥舒翰的教训啊!

无疑,这是“三吏”中的第三首诗《潼关吏》。

安史之乱造成的创伤太大了,且不说处处是断壁颓垣,疮痍满目;就是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有多少人为之献出热血与生命!又带来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这块灾难深重的古老土地上上演出多少惨不忍睹的人间悲剧!

杜甫作为人民的诗人,既要为时代立言,更要为人民歌哭,他写过扣人心弦的“三吏”之后,又写下了凄恻动人的“三别”。

《新婚别》是其中第一首。

如果说,新婚宴尔是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那么,新婚告别当是人生最难堪的事。请听听这位新婚少妇在临别时是怎么说的吧: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昨天晚上刚结婚,今天早上就要分手,这不是太匆忙吗?我不过刚刚束起发髻举行婚礼,还没来得及睡暖你的床席哩!尽管你走得不是太远,毕竟是到河阳去服役。按照家乡习俗,我要3天后才能告家庙、上祖坟,确定新媳妇身份,可是眼下呢,新媳妇身份还没明确,教我怎么去拜见公婆呢?

你今天独个儿奔赴战场,死生难测,丢下我孤零零空闺独守,教我怎能不肝肠寸断?我本来想跟随你一道到军营里去,可是军中规定不能有年轻妇女,这实在使我为难呀!

我知道,你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奔赴前线的,希望你不要以新婚为念,到军营以后好好杀敌立功吧!

杜甫-替时代立言为人民歌哭

“三别”中的第二首是《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两鬓苍苍,垂垂老矣,照理说,在这行将就木的人生暮年,也该安安逸逸地颐养天年吧。可是,当他眼见周边地区寇氛日炽、战火还在燃烧的时候,他想,儿孙们都在战争中献出了热血和生命,自己保全这衰老的残躯还有什么意义?为了贡献生命和余热,他毅然丢掉拐杖,投身到行伍中去!

就在老人离开家门的时候,他发现这样的情景: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老妻,相濡以沫的伴侣,是他唯一的亲人。听到他要到前线去的消息,哭倒在大路边,她穿着褴褛单薄的衣衫,在岁暮寒风中瑟瑟发抖。他明明知道,这是最后的诀别,从此相见无期,却怎么能不担心她未来生活中的饥寒与孤独呢?老妻当然也明明知道,他这一走,回家无望;可是还是泣不成声地劝说他要好好地保重身体,努力加餐饭……

这决不是多余的叮嘱!而是老夫妇俩出自内心的体贴与关爱,是最纯洁、最真诚的情感交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既是临行前老人内心情感的倾吐,也是临别时对老妻深情的劝慰: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你看看,现在哪里不是征战,战争的烽火简直烧遍了每一座山头,连草木丛中也充满了积尸的血腥味,山冈上、河流里都被鲜血染红了。战争的灾难降临到每个人的身边,到哪儿觅得安身立命之所?我们怎能只顾自己而彷徨犹豫畏葸不前?你还是想开一些吧!

这是一个多么深明大义的爱国老人的形象!

也就在老人快要踏上征程,要永远离开两个人一向赖以遮风避雨的温馨熟悉的旧居的时候——

弃绝茅室居,塌然摧肺肝!

不只是老人肝胆欲裂,爆发出内心深处的伤痛;就连诗人和今天的读者,面对“垂老别”这悲惨的一幕,又怎能不泪如雨下呢?

还是让我们读读“三别”中最后一首《无家别》吧: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诗章中那因阵败归来自称“贱子”的人,显然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他能从血与火的厮杀中活着回来,总要算从死神手里捡回一条小命,真的要算是劫后余生吧。这里是他的家乡,应该说一切是很熟悉的,为什么归来后要在村庄的小路上寻寻觅觅呢?原来很显然,村落已经面目全非了——

他久久地踯躅徘徊,面前是空空的巷陌,连太阳也是有气无力的样子,没有丁点儿热力。只见一些狐狸野兔肆意出没,横行无忌,见着我这个归来游子,不但不回避,反而毛发倒竖,现出满脸怒气,仿佛是一个陌生来客冒昧地闯进它的领地似的。看看四周,村子里本来有百来户人家,如今呢,只有一两个死了丈夫的寡妇……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一方热土啊,宿巢的小鸟高且留恋旧枝,我又怎么能因为家乡的荒凉贫困而离去呢?既然打算在这里安身立命,总得筹谋生计——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春种时节了,日出后独个儿带着锄犁耕耘不息;太阳下山了,还浇浇菜园子,就这样勤苦劳作,度此残生吧。

哪知——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看来又要被征集到队伍里去,如果说,第一次被征,还有亲人相送;可如今呢,连可以告别的家人都没有……

读这首诗,犹如聆听一支凄怆哀怨的小夜曲,在低沉掩抑的琴弦上,迸出愤怒高亢的音符: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像这样的孤苦无助,还算得上是老百姓吗?

执掌政柄的大人老爷们,面对这悲惨的一幕,你们将作何感想呢?

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信然;难怪杜甫会荣膺“诗圣”的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