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原文赏析-清代冯云鹏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4:53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作品原文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

冯云鹏

宝奁装就待春风,鸳枕鸳衾色色红。

怎样鱼游春浪中。

觑朦胧,一半儿疑猜一半儿懂。

清晨梳洗问翁姑,罢绣停针一事无,昼尽惟闻鸟鹊呼。

待儿夫,一半儿清闲一半儿苦。

儿家原住凤桥西,门外垂杨水拍堤。

欲待归宁又自疑。

两难离,一半儿爹娘一半儿你。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原文赏析-清代冯云鹏散曲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作品赏析

《新嫁娘》由十六支小令组成,这里选的三首分别是其中的第一、十、十六首。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细微刻画了少女出嫁前后的心态。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前,对夫家是了解很少很少的,甚至对将要嫁的对象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新嫁娘的心态是很复杂的,欢喜和疑惑并存。首两句写的是出嫁前的气氛,“宝奁装就待春风”写出新嫁娘的心里充满着喜悦和欢乐,等待着夫家来迎娶的“春风”,陪嫁的枕头和绣被色彩都是红色的,充满着喜庆,今天男女新婚还保留了这一风俗习惯。“色色红”这一词语用得很形象逼真,遣词造句非常轻快自然,词语的运用和意义的表达交融在一起。“怎样鱼游春浪中”是一句隐语,是从“鸳枕鸳衾色色红”联想开来的。其隐含着的意思一看就会明白,但作者在描写过程中又没有明说,如果将其中的意思在小令中一语道出,那样会使作品变成一般的庸俗文学了。只有不直接写出来,在意义的说明上才能使表达效果更含蓄而又韵味无穷。新嫁娘等待出嫁,对以后的生活感到很朦胧,很迷惑,因此有了“觑朦胧”。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用的动词“觑”非常形象,新嫁娘因为害羞和困惑,就偷偷地看着在自己面前的朦胧世界。这种朦胧的人生向往和疑惑,正是小令末句“一句儿疑猜一半儿懂”所要表达的意思,疑猜、懵懂正是新嫁娘此时此刻的心态。

第十首写新娘出嫁后在夫家的生活。首句以“清晨梳洗问翁姑”起,读到这一句我们就会联想到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还有唐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从这些有关新嫁娘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新嫁娘因为刚到夫家,首先就要想到对公公婆婆的孝敬。

“罢绣停针一事无”是说新嫁娘出嫁后在夫家做完了些针线活儿就没有什么事情了,白天家的周围很安静,听到一片鸟鹊单调的呼叫声音。丈夫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单独在家里除了寂寞清闲就没有喧闹之处可言了。所以小令结尾写出了新嫁娘的生活:“一半儿清闲一半儿苦”,这里描写的苦并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匮乏,主要是新嫁娘精神生活的清苦。新嫁娘对新婚出嫁再也没有朦胧感了,看清了自己的生活,在家里静静地守着空房,无事可做,等待着恩爱的丈夫从外面归来,打发着一天天清苦的生活。

第十六首写新嫁娘出嫁后的心态。出嫁以后生活单调,平淡无奇,但夫妻间的感情还是恩爱的。在这一首小令中就写了与此相关的内容,舍不得与新婚不久的丈夫分别,这个时候一切按部就班,新婚的神秘感荡然无存。新嫁娘要做的事继而就是归宁,这是我国古代礼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女子出嫁后必须要回家看望父母,这个原因使得新嫁娘要回娘家了。除此以外,新嫁娘的娘家所居地风景优美:“儿家原住凤桥西,门外垂杨水拍堤”,也是离家不久的新嫁娘想要重温的故地。小桥流水、杨柳青青,写出了新嫁娘的娘家居住环境是很怡人的,她出嫁后依旧怀念过去生活的地方。但是摆在面前的却是两难境地:一方是养育自己的父母和风景秀丽的故里,另一方是心爱的、新婚不久的丈夫。对夫婿卿卿我我的爱恋,不由得使新嫁娘在归宁和守在夫婿身边的选择游移不定,很难拿定主意,小别还是相守,对于新嫁娘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作者通过对比,将新嫁娘的内心世界表露无遗,刻画得形象逼真。

(徐子黎)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原文赏析-清代冯云鹏散曲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作者简介

冯云鹏,字晏海,又字艳澥,号红雪词人,江苏紫琅(今江苏南通)人。工诗文篆刻,擅长填词。著有《红雪词》《红雪词余》《扫红亭诗集》等。

《仙吕·一半儿》新嫁娘(十六首选三)原文赏析-清代冯云鹏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