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赏析鉴赏-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05 08:52

静夜思

作者: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赏析鉴赏-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

《静夜思》赏析鉴赏

漂泊羁旅的游子不畏辛劳、不惧艰苦,却最怕碰见那轮皎皎的明月,因为它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与人撞个满怀,勾起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即使潇洒纵情如李太白,二十余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遍历大江南北,广结天下英豪,也会在某个静默清冷的客居秋夜被床前的方寸月色击中,陷入乡情别绪的绵绵泥淖无法自拔。中国古代诗歌向来便有月夜思乡的传统主题,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内容清新朴素,内涵却隽永丰富,表达了一种人们普遍共有的乡情体验,因而能够激发起古今读者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是相关题材诗歌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一首佳作。

《静夜思》赏析鉴赏-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洒下一小片皎洁的月光,让人怀疑是不是地上铺了一层寒白的秋霜。用白霜比拟月光,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月色的洁白无瑕,古诗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描写,比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月落平沙夏夜霜”“清歌一曲月如霜”。而且“白霜”这样一种秋季的特色风物,又为诗句带来了深秋的时令氛围。在古诗中,霜和月常常搭配出现,它们同为明净微寒的文学意象,常以其清冷的气质为作品带来感伤的基调,从而渲染出清寒孤寂的诗意境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比如我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或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月色寒凉,白霜凄冷,虽在写景,但景中已经流露出伤感之情。

而第二句的一个“”字,更使得前两句几乎变成了诗人半梦半醒间的错觉呓语。诗人此刻也许睡意方艾,正将歇息入梦;也许刚刚从睡梦中偶然醒来,但仍觉迷离恍惚--总之,诗人此时是睡眼蒙眬的,瞥见床前地上的一片皎白,还迷迷糊糊地误以为是秋霜。然而随即转念一想,房间里怎么会有霜呢?于是顺着银白的光亮望去,才明白那是明月的光辉,就此陡然清醒了过来,诗歌也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阶段。

《静夜思》赏析鉴赏-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头来仰望天上明月,低下头去思念远方故乡。诗人因“”而追寻,举头所见,是天空中的朗朗明月,不禁心头悸动,怀念起阔别已久的故乡,黯然销魂,低头神伤。无论身在天南海北,即使远隔千山万水,此时此刻人们举头望见的都是同一轮明月。天上月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变的,而地上人却是短暂的、离散的、漂泊的。因此,当游子抬头仰望明月,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着:此时遥远家乡的亲人好友,会不会也恰好在望着这轮月亮呢?月亮啊,你照耀四方,请代我去看看那些故乡的亲朋吧--月亮便这样成了游子别客寄托羁旅相思的最好媒介。曹丕《燕歌行》中,思妇由“明月皎皎照我床”而牵动思绪,想念起客游边地的丈夫;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也是由中秋望月而联想到思亲念友,慨叹不知今夜明月之下,茫茫秋思落在谁家。李白亦然。他举首望月,却顿然被勾连起思念故土的满腹愁绪,不由得低头暗自沉思。这一“举头”、一“低头”,是用极平白朴实的语言写出的极自然平常的动作,但就在这细微的一举一低之间,却饱含了游子望月过程中微妙而复杂的心绪变化。

清人徐增评太白此诗: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诗人是否真的别无他念,我们不得而知,但正如徐增所体味到的一样,《静夜思》所抒发的乡情恰如诗名,就像是寂静夜晚中的暗自思忖,是安静的,清淡的,内敛的。它不像其他游子思乡诗那样表达着思念的强烈苦痛或悲愁,也没有直露地倾吐出客居漂泊的孤独与寂寞,它就像是静默月夜下一段独处的呓语,带着梦醒之间的迷蒙与沉静,和着缥缈于天地之间的如水月光,清淡温和,柔软安静。这样的乡情,虽然没有大悲大喜动人魂魄,却能轻轻拨动每位平凡读者的心弦,留下久久的回音--因为望月思乡,是人之常情。每个人怀恋故乡的具体内容也许各不相同,或是故乡的人物,或是故乡的风景,或是故乡的生活,但唯独这份怀恋之情,是可以相通共鸣的。诗人在诗中只说“思故乡”,却没有说破点明他所思的是故乡的什么,全诗在“思故乡”这三个字中结尾,也就给读者留下了大片想象的空白。沈德潜云: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说不尽之处,便是读者自己发挥体验之处。我们每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用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去填补这份空白,寄寓自己的思乡之情。说不尽,思不尽,诗便不尽。正如《李诗钞》所评:偶然得之,读不可了。

《静夜思》赏析鉴赏-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

这首诗在宋代一些早期刊本中字句与现在有些微的不同,第一句有的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有的作“举头望山月”。李白此诗创作的原貌,也许已经不能为千百年后的我们所知,但从字句的变迁来看,人们似乎相较于“床前看月光”,更欣赏“床前明月光”的诗意。毕竟,“”这个字总是多了几分主观的刻意,而太白此诗,整体显得是那么自然而真诚,毫无矫揉之态,因此也就无怪乎后人对“明月光”赞赏有加了。太白此诗由床前月色引起,初以为是地上白霜,举头寻觅,方见明月,不由得低头思念故乡。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本来无意,却被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偶然触发,从而打开了情绪的开关,汹涌而出,不可收拾。正是“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意则意真”。一首《静夜思》,真实而有味,质直而情至,因此前人有评道 “此诗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堪称思乡诗中不朽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