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4 14:52

《横江词六首·其一》古诗全文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道一作言

三日一作一月;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李白《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横江词六首·其一》翻译注译

译文:

别人都说横江好,我却说横江恶。一连三日的大风能吹倒山,江中的白浪比瓦官阁的屋顶还要高。

注释:

横江:横江浦,古长江渡口,在今安徽和县东南。

道:一作“言”。

一风三日吹倒山: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三日:一作“一月”。   

李白《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横江词六首·其一》赏析

【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开首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充满地方色彩。“”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真率,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位于长江西北岸,与东南岸的采石矶相对,形势险要。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然而,有时则风急浪高,“横江欲渡风波恶”,“如此风波不可行”,惊险可怖,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吹倒山”,这是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天门山由东、西两梁山组成。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东梁山又名博望山,位于当涂县西南,“山石状飚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十分险要。“猛风吹倒”,诗人描摹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仿佛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形容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猛烈的暴风掀起洪涛巨浪,激起雪白的浪花,从高处远远望去,“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山喷雪来”。沿着天门山长江江面,排山倒海般奔腾而去,洪流浪峰,一浪高一浪,仿佛高过南京城外江边上的瓦官阁。

诗中以“瓦官阁”收束结句,是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瓦官阁即瓦棺寺,又名升元阁,故址“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方舆胜览》)。它在诗中好比一座航标,指示方向、位置、高度,诗人在想象中站在高处,从天门山这一角度纵目遥望,仿佛隐约可见。巨浪滔滔,一泻千里,向着瓦官阁铺天盖地奔去,那汹涌雄奇的白浪高高腾起,似乎比瓦官阁还要高,真是蔚为壮观。

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倒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山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是写得活龙活现,令人感到可信而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上看,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横江词六首·其一》此六首为一时之作,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太平寰宇记》:横江浦,在和州历阳县东南二十六里。??对江南之采石,往来济渡处。”此以横江浦代横江,误。《太平寰宇记》有云:“(历阳) 东南至横江西岸一十五里,大江中心为界,与宣州当涂相接。”据此,则知横江即今安徽和县与马鞍山市相夹的南北流向的长江。此第一首为六首诗的总起,以“人道横江好”的传闻,引出“侬道横江恶”的目睹亲历。瓦官阁,在金陵瓦官寺中,高二十五丈。而横江的波浪却能吞没之。今按《太平府志》、《当涂县志》皆列“牛渚潮”为“姑孰八景”之一。李白《横江词六首》所写,正是春潮实况,至于“牛渚春潮”发生及消失的原因,详见拙作《李白横江词与横江疏笺》(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二辑) 。

李白《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横江词六首·其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他的许多名篇如《蜀道难》、《梁甫吟》、《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