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19:24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标注】:诗题:一作敕放归山留别陆侍御不遇咏鹦鹉;吒:一作托;西:一作山

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翻译译文

【翻译译文】

落羽的凤凰不如鸡,离开了金銮殿,只好扇动锦衣孤寂哀鸣。

枪打出头鸟,谁叫你那么喜欢提意见?那么会说话?那么会作诗?让笨嘴鸟儿妒忌,现如今只好飞回陇西的故林了。

【注释】

⑴金门,汉代宫门名,又名金马门;侍御,侍御史.官名,唐为御史台成员。

⑵落羽,羽毛脱落。金殿,金銮殿。唐宫殿名。

⑶绣衣,御的代称。《汉书》:“王贺为武帝绣衣御史。”

⑷陇西,古地区名。菠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赏析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作于他离开长安之前,即“初出金门”时,去寻访王侍御史,不遇,看到他壁上碱的鹦鹉,便借咏画,抒写自己遭受谗言,而被迫离开京城的苦闷和怨愤心情。

四句诗既是咏画中鹦鹉,又是写诗人自己。前两句说,鹦鹉羽毛脱落,离开了金殿,独自依托在侍御家的墙壁上哀鸣,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遭受挫折,从翰林院失意归来,形单影只,前来向侍御史倾诉衷肠。后两句说,鹦鹉能模仿人说话,终究要被遗弃,最后还得飞向陇西出生之地,实际上也是在说,冉己敢于陈述意见,终究见弃于唐明皇,只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题画与言情,两相啮合,取譬精巧,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人用鹦鹉的能言喻指自己的才华,既然自己不为朝廷所用,那就只有回归故里了。古时陇西盛产鹦鹉,而陇西正是李白郡望所在,因而诗人对鹦鹉有同病相怜之感。诗中以“陇西”与“金殿”对举,其失落之感尤为强烈。而这只鹦鹉不是一般的鹦鹉,是从金殿里来的,金殿里的鹦鹉来到此地的原因:一是败羽,二是能言。正因为这样,所以只能孤鸣在野,而且叹息自己失去了锦绣衣装。因为“能言”而“终见弃”,所以只能独自飞向陇西,其实这是诗人以鹦鹉自比,写鹦鹉的遭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自己就是那只败羽而多言的鹦鹉

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创作背景

李白在京城长安时,一度颇得唐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掌管机密诏命的起草。但是,他的浪漫性格和正义主张,终于使他遭受到权臣贵族们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仅三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变相地放逐出京,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勃赐归山”。

李白《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的相关故事古诗提要及诗中地名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题一作《敕放归山,留别陆髓御不遇,咏鹦鹉》。

此诗作者以鹦鹉自比,通过鹦鹉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愤懑情怀。王侍御、陆侍御,名均不详。是年春,白被“赐金还山”。金门,金马门,指翰林院。唐汝询云:“此以鹦鹉自喻也。既以怀才见弃,便当高举以还故居。畴能复恋金门乎?”(《唐诗解》)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按太白斯时或有游陇西之意,此句盖双关之词。”

陇山:一名陇头、陇坂、陇坻。即六盘山南段。在陕西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李白《鹦鹉洲》有“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有“能言终见弃,还向陇山飞。”

金殿:即金銮殿。代指朝廷。《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有“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

金门:又名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代指朝廷。李白《玉壶吟》有“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走笔赠独孤附马》有“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金门答苏秀才》有“我留在金门,不去卧丹壑”。《寄淮南友人》有“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有“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赠崔秋浦》(其三)有“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另有《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