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16:36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剧镇,非贤莫居。则阳曲丞王公,神仙之胄也。尔其学镜千古,知周万殊。又若少府贾公,以述作之雄也。鳌弄笔海,虎攫辞场。又若石艾尹少公,廓宙之器,口折黄马,手挥青萍。咸道贯于人伦,名飞于日下。实难沉屈,永情青霄。剑有隐而气冲七星,珠虽潜而光照万壑。今年春,皇帝有事千亩,湛恩八埏,大搜群才,以缉邦政。而王公以令宰见举,贾公以王霸升闻。海激伫乎三千,天飞期于六月。必有以也,岂徒然哉!有从兄太原主簿舒,才华动时,规谋匠物。乃黕翠幕,筵虹梁,玉羞霞开,羽觞雷举。然后抗目远览,凭轩高吟。汾河镜开,涨蓝都之气色;晋山屏列,横朔塞之郊原。屏俗事于烦襟,结浮欢于落景。俄而皓月生海,来窥醉容;黄云出关,半起秋色。数君乃辍酌慷慨,摇心促装。望丹阙而非远,挥玉鞭而且去。白也不敏,先鸣翰林。幸叨玳瑁之筵,敢竭麒麟之笔。请各探韵,赋诗宠行。

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赏析提要

古诗提要: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三年春正月己亥,亲耕籍田,上加至九推而止。卿已下终其亩。大赦天下。京文武官及朝集采访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其才有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本文中阳曲王赞公、贾少公及石艾尹少公当于此年应诏赴东都应制举,李白于太原南栅祖饯作此序以送之。太原即今山西太原市。南栅,地名,当在太原附近。阳曲、石艾皆县名,在今山西太原市阳曲镇及平定县南新城村。赞公、少公即赞府、少府,县丞和县尉的别称。上都,指东都洛阳,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住在东都。此文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秋李白北游太原时。

诗中人物地名:

贾少公:①指阳曲县(今山西阳曲南)县尉贾某,名不详。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云:“又若少府贾公,以述作之雄者也。”此序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②未知何县县尉贾某。李白《与贾少公书》云:“中原横溃。”“王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严期迫切。”当作于至德元载冬。

王赞公:开元二十三年(735)在阳曲县(今山西阳曲南)县丞任,赞公,即赞府,对县丞的尊称。名未详。《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作于开元二十三年。

尹少公:名不详。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少公,即少府,对县尉的尊称。则“尹少公”当是开元二十三年任太原府石艾县(今山西平定)县尉者。

李舒:事迹不详。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云:“有从兄太原主簿舒,才华动时。”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陇西李氏姑臧房有李舒,工部郎中,乃武后时宰相李道广孙,屯田郎中、荆府长史李元综子。

石艾:县名,属河东道太原府,即今山西平定县。

阳曲:县名,唐太原府属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

五原:郡名。《元和郡县志》关内道盐州:“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置盐州,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地当今陕西定边县。李白《塞上曲》有“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发白马》有“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云:“控五原之都邑”。

太原:秦汉古郡名,又名并州。唐武德元年罢太原郡为并州总管,七年改为并州大都督府。开元十一年,玄宗幸此州,以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隶河东道。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见《元和郡县志》卷十三。即今山西太原市。李白有《太原早秋》、《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上都:唐西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市。李白有《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