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14:09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古诗全文

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

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君王纵疏散,云壑借巢夷。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

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

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赏析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赏析提要: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秋。“罗浮”,山名,在广东东江北岸,增城、博罗、河源等县之间,主峰飞云顶,在博罗县城西北。时李白已六十岁,诗中寄托了诗人晚年对自己流浪人生的感叹,表达了归隐云壑的意愿。

《罗浮山记》云:“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旧说罗浮高三千丈,有七十二石室,七十二长溪,神明神禽,玉树朱草。”

诗中人物与地名:

岑伦:事迹不详。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诗,王本“南游罗浮”以下作太白自注,前并有一“时”字。约作于上元元年(760)。按李白又有《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此“友人”当即岑伦。

九疑:九疑山,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因山有九峰皆相似,故名九疑山。相传舜葬此。李白《远别离》有“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嵩山采菖蒲者》有“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箜篌谣》有“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五岭:山名,《汉书·张耳传》颜师古注引邓德明《南康记》以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为五岭。同《传》注引裴渊《广州记》以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为五岭。地在湘、赣与桂、粤等省交界处。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云:“五岭之北”。《赵公西候新亭颂》云:“扼五岭”。

安西: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初在西州城(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后移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县)、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最后还治龟兹城。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有“安西幕府多才雄,喧喧唯道三数公”。

罗浮:山名,在广东东江北岸,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一百余里,主峰在博罗县城西北。山上多瀑布,风景优美,是道教名山。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有“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有“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留别贾舍人至》(其一)有“徘徊苍梧野,十见罗浮秋”。《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有“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有“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桂水:即今广西境内之漓江,入临桂县境称桂水。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有“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有“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

峨眉:即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有“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赠僧行融》有“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有“却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有“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登峨眉山》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听蜀僧溶弹琴》有“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有“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峨眉山月歌》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蜀道难》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有“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衡山:五岳之中之南岳,又称衡岳,在今湖南衡山县西、衡阳县北。李白《送长沙陈太守》有“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有“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江西送友人之罗浮》有“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

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李白生于条支说:

根据李阳冰《草堂集序》“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逃归于蜀”的记载,或认为李白生于条支。刘友竹《李白的生地是条支》(《社会科学研究》1982 年 2 期)、康怀远《对〈李白生地是条支〉的一点补充》(《社会科学研究》1982 年 3 期)认为:唐代条支的地望,“在今阿富汗中都一带,其治所就是昔之鹤悉那,今之加兹尼”。认为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中的“乡关渺安西”,正表明李白的“乡关”属安西大都护府,认为《赠崔郎中宗之》诗中“登高望浮云,彷佛如旧丘。日从海旁没,水向天边流”的奇特景象只有条支有。”在条支都督府首府鹤悉那(今加兹尼)的附近,有两条由东北流向西南的河流,即洛纳河和赫尔曼德河,在正面和西南方向有两个海,即达什特纳瓦尔湖和阿布依斯塔达湖。这两个海,也应该就是《战城南》所谓的条支海。认为“西海慰离居”的“西海”也就是这个海。

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