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3 22:50

清平调·其一 古诗全文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翻译译文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

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赏析

本篇首以云与花比贵妃之服饰容貌;花团锦簇,妙不可言。次以牡丹受春风露华滋润而盛开,喻贵妃得玄宗宠幸,愈增风韵。末二句以玉山、瑶台暗喻杨贵妃似天女下凡。诗以花映人,烘染传神,极布局运笔之妙。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云想衣裳花想容,”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三句以仙女比贵妃;,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

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相容)》古诗提要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醉写清平调词

天宝二年(743)李白供奉翰林时,醉中被召,为玄宗与贵妃赏牡丹撰《清平调词》三章。

《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饰绣巾重拜上意。……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后人曾以此事编成戏曲。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